十二都村堂楼下227号的“业绍三迁”门额
“三迁”石件
灵山坞村洞岩寺13号的彩绘“业绍三迁”门额
发现“三迁”石件的水沟
近日,诸暨市应店街镇幸福村村民发现一块碑状石件,石件上残留的“三迁”两字遒劲有力,另外部分断裂。此地是孟子后裔一支——南孟后裔聚居地,村民们马上联想到“孟母三迁”的典故。那么,石件上的文字就是“孟母三迁”吗?这块石件是用来做什么的?石件被发现有什么意义?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水沟里发现“三迁”石件
11月2日,记者和诸暨市博物馆邀请的有关专家一起来到发现“三迁”石件的所在地——幸福村外新片自然村村民孟科弟家中。孟科弟和村民们都很重视这一发现,他们把石件放在敞亮的大厅里,靠墙斜立。
听到村民询问这块石碑是做什么用时,诸暨市文物专家方志良纠正了村民的说法:“这不是石碑,是门额,也可以叫匾额。从前大户人家建房,会在进门处的门楣上,用石件做这样的门额。门额上的文字,普通一点的用彩绘,讲究的用石刻。”
“从发现石件的建筑来看,估计是清同治年间所刻。从遗存上,仍然可以看出这处建筑原规模较大,左右房间都住人,中间正厅高阔雄伟,用来接待客人及举办家族婚嫁大事。”方志良认为,这块门额装饰着回形纹,很是讲究,应该就是正厅上所用的。
记者看到,孟科弟祖上遗存下来的这处建筑,还有一侧厢房保存完整,门楣上有精美的砖雕,门楣两侧各雕刻了精美的腾龙造型。正厅只有后面一部分还存在,前面已是空空的平地,残存正厅仍能感到高阔雄伟之气魄,屋檐上还有两处精致的“牛腿”木雕。
“这个门额残件其实以前就看见过,散放在地面上,后来铺水沟时把它搬来用了。今年10月22日,我们整理水沟时才发现,上面有那么好的书法雕刻,写的还是‘三迁’二字,当时就振奋了……”孟科弟说,他是孟子的77代后人,房子是自家太祖——国学生裕浦公建造的,传到他这里已是第8代。发现“三迁”门额后,他很想找到断裂的另外半块,甚至还激起了他重建太祖原宅的想法。
“我为自己是南孟后人而骄傲,我想用这种方式传承南孟文化。”孟科弟说。
这一带曾发现
“业绍三迁”门额
在现场,诸暨市博物馆馆长孟琼晖也有自己的判断。她说,门额题字一般以宣扬家声、光耀门楣、表达幸福安康的希望等为内容,如“耕读传家”“於斯为盛”等;也有按门楣的坐落题字的,如“紫气东来”等。“三迁”门额与以上内容都不相符。
孟琼晖说,上世纪90年代,当地复建南孟子庙时,南孟故里发现了“业绍三迁”的门额。“业绍三迁”,“绍”是继承的意思,广义上可理解为继承“孟母三迁”的精神和先祖孟子的思想与品格。孟琼晖认为,这块门额的题字大概率就是“业绍三迁”。
诸暨市省级非遗项目南孟祭礼的省级传承人孟南生、诸暨市南孟文化研究中心孟岳对于“业绍三迁”的说法都表示认同。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代表南孟文化的“业绍三迁”门额、仓圣祠、保平侯墓等难觅踪迹,更让人担忧的是南孟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正渐行渐远。
比对三处门额
新发现有价值
当天,孟琼晖特地带领专家们到应店街镇另外两处有“业绍三迁”门额的地方,进行对比考证。
其中一处是应店街镇十二都村堂楼下自然村。这是一处老台门,还能看出从前的“三进”结构,门额石件上雕刻的“业绍三迁”四字清晰方正,周围仅用线条装饰。台门内还有一些残存的精美木结构雕花。据孟岳介绍,这户人家的先祖在同治初被封为中散大夫,后受朝廷旌封,这块“业绍三迁”门额是所赐匾额中的一块。
另一处是灵山坞村洞岩寺13号。记者看到,这里的“业绍三迁”门额,采用的是石件彩绘工艺,字迹已有些模糊。这处房子是单体结构,相比前面到过的两处建筑,规模要小得多。
“这3块‘三迁’门额,从对应的建筑格局看,建造年代应该差不多。从门额本身制作来看,还是幸福村新发现的残件更精致、书法笔力更苍劲。新发现的‘三迁’门额,进一步印证了南孟文化在应店街十二都区域的传承,这对南孟文化研究很有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南孟文化的传承。”方志良表示。
南孟文化遗存正在凋零
据《宋史》《浙江通志》记载,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哲宗孟皇后临朝监国,命内侄信安郡王孟忠厚(孟子47代孙)护驾南渡,开基浙江,成为迁越始祖。其幼子孟德载以勋戚南渡著功绩,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封爵诸暨,成为暨阳孟子后裔始祖,嘉定丁丑年(1217年)奉旨在诸暨夫概里(十二都)建孟子庙,四时专祀。目前,诸暨市应店街镇十二都区域为孟子后裔在南方的核心聚居区,有孟子后裔2万余众。
诸暨是南孟祭礼的主传地,是孟氏在南方的核心聚居区,被誉为“风教之基地,耕读之典范”,并以此为核心,辐射到江苏、上海、安徽等地。作为南孟文化发端地的十二都区域,是传承脉络最清晰的地方。从宋淳熙九年(1182年)到1929年,由官方主持历修孟氏宗谱20余次。
孟琼晖说,今年8月底召开的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绍兴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历史地位独特,由此也成为宋韵文化重要孕育地和传播地,诸暨保护传承好南孟文化意义重大。南孟文化最核心的“南孟祭礼”,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孟故里”也被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为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同时也是诸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但是,“南孟故里”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这让孟琼晖、孟岳、孟南生等研究南孟文化的文史专家叹息。
据介绍,建于1217年的“南孟子庙”(中国南方最早的孟子庙,地位相当于衢州孔庙),上世纪60年代被拆,现在只剩下一座残破的山门;宋高宗手书孟氏“仁寿堂”匾额,现也已散落;明清时期,在十二都、十三都、县五里亭古塘等地为贞女孟蕴所建的坊和祠,现已全都毁灭。
呼吁恢复南孟文化
孟岳建议打造“南孟故里”文化品牌,南孟文化研究应该邀请海内外研究孟子文化的知名学者、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同时整理挖掘“孟氏家谱”的珍贵遗存,创作相关的文艺精品,编纂出版研究成果等。他还建议举办“南孟文化节”,组织开展“南孟祭礼”等各种富有创意的展示活动,营造和谐美丽的乡村,充分展示“南孟故里”的教化新风尚。
孟琼晖建议以浙江打造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为契机,融合村庄规划与其他规划统筹编制“南孟故里”保护规划,打造宋韵文化雅聚朝圣地。十二都古村落可按“金、木、水、火、土”规划布局,建设“南孟故里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修建“孟子纪念馆”、复建“南孟子庙”、贞女祠、清朝乾隆帝赠“端范夫人”(孟母)石碑等等历史遗迹,利用“南孟”IP,研发设计文房雅供、诗书画印等系列文创产品、研学项目和“印象南孟”舞台精品,把南孟故里建设一个集风俗教化、文化体验、产业集聚、美丽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南孟文旅产业新区。
“还可同步推动古村+旅游,古村+民宿。整合市里打造的四条景观带之西线“西施之裳”为主题,沿线连通应紫线,融合灵山坞银杏公园、五泄源葡萄园、紫阆古村落、五泄源头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条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文化景观线。”孟琼晖认为,恢复发展南孟文化,还可以同步为乡村振兴赋能。
凡涉及房产纠纷、各类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刑事辨护、保险理赔。婚姻家庭、拆迁等法律维权,都可以向资深律师团首席资深律师咨询。
劳动纠纷、工伤、意外伤残、死亡,法律诉讼热线
15257506102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号-1
版权所有:绍兴头条网 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绍兴头条网:QQ2805735231@qq.com,1303647702@qq.com 联系地址:绍兴市东昇苑南区四幢504室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