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得富裕与幸福无不系于教育。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说起来,一个人克服一点儿困难也许并不难,难得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盐源县文武学校的创始人李华祥就是凭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炽热的梦想,顺天应人,大爱精诚,在重重困难下办起了这所学校。犹如在白纸上绘新图,在石头上种花草,他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呵护下,历经风雨,尝尽艰辛,经过八年风雨兼程,终于在大凉山这片教育的百花园里浇开一朵质朴而奇异的花朵。
历尽艰辛办学校
盐源文武学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老师的辛勤耕耘,更离不开李华祥“任你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懈。
盐源文武学校创始人李华祥出生于盐源卫城镇北门场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贫穷让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过去的封建思想按照规矩假如男孩子不读书的话就应该早早的成家立业。这无疑让他很早便开始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为了生活,他到处寻找自己的出路,坐车去成都弄回小百货回来卖,经过自己的打拼,艰难的日子开始渐渐好转。然而好景不长,93年的时候,在一次成都进货的时候被骗子把身上所有的钱都骗光,家里没办法呆了,于是他只好踏上去攀枝花打工的道路。攀枝花的天气是那样的闷热,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工地上搬砖,背水泥,一天十三四个小时的苦力,瘦弱的身体和钢筋水泥石头瓦块在较量着,衣服磨破了,鞋子磨破了,肩膀上,手心里,脚底心,水泡夹杂着汗水,身上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疼起来钻心的疼。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没有屈服,他没有退缩,因为家里的父母老婆孩子还有年幼的弟弟都需要他一个人来照顾这个家。
参军尽义务 戍边卫国防
国家需要他去保卫祖国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去入伍当兵了。通过在部队的学习,他逐步的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部队复原回来后被安排在盐源县的公母山维持治安。公母山的寺院里每日晨钟暮鼓,青灯古佛渐渐的耳濡目染了佛家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了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依托盐源当地的特产,他帮助外地来的客商买卖苹果,买卖花椒,开始做生意,一年又一年,他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环境。多年的闯荡打拼,终于让他明白一条真理,大凉山的孩子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要走出去,必须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文可以睿智,武可以强身,我一定要办一所文武学校”富有起来的他萌生了办学的梦想。在大凉山这样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地区投资兴办民办教育却还是新生事物,肯定会面临很多的质疑和风险。“政府不给一分钱,全靠自己一个人,李华祥他是不是疯了”“谁去给他当老师教学生,谁家的孩子肯去上,就等着看他的笑话吧”各种质疑的声音进了李华祥得耳朵。
李华祥的办学之路注定充满了困难和艰辛。有过在部队锻炼,让他深深的明白,建设国家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强健的体魄。武术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更是我们的国粹,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要想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人才必须通过练武术和文化学习相结合。让大凉山的孩子走出大山。好多孩子初中毕业后因为考不上高中就会失学,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重复着父辈的生活。为了办校他先后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沟武院,鹅坡武院,释小龙武术学校学习取经。凭着自己对武术的热爱自己去学习武术,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送出去学习武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亲朋好友的好言相劝,他把这些年打拼的所有积蓄几百万元全部投进办学中去。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0年,盐源县第一所民办学校――盐源文武学校终于迎来了第一批三个学生。当他从第一年的三个学生到第三年的十五个学生到几十个再到一百多学生,他用高薪聘请塔沟武校的教练来到学校培养自己的武术教练。几年的辛勤耕耘,老师们,学生们终于拿出了骄人的成绩,李华祥得到了社会,得到了领导,得到了孩子家长们的认可。由于自己的学历以及管理经验不足,担心管理不好学校,他从外面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来管理学校,但是外界的管理办法来到盐源“不服水土”好多学生不适应外界的管理办法,学生们开始一个一个的离开。没有办法,李华祥只能自己学习管理方法,查资料,写笔记。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用一颗博爱之心与老师学生们相处。苍天不负苦心人,孩子们又重新回来了,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三百多学生。学生多了问题也多了,老师,教室,宿舍等问题也必须增加。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为了办学已经是负债累累,从有钱人到了一无所有,为了学校他四处借贷。即使是在如此情况下他依然收养了几十名孤儿,留守儿童,他对待孩子们就像是他的亲生孩子一样。
李华祥以“送我顽皮童,还你乖小孩;送我乖小孩,还你好才子”的办学理念而不懈努力。学生就是学校的命根,学生就是学校的生命。“他从不放弃,不丢弃任何一个孩子”。几年前,一个彝族孩子名叫沙祖康,在一次山体滑坡泥石流中掩埋被救了出来成了孤儿,父母都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李华祥听说之后义无反顾的收留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沙祖康当时被李华祥收养的时候仅仅只有两岁,不会说汉语,李华祥每天就和沙祖康吃住在一起,耐心的教她说汉语,慢慢的沙祖康就叫李华祥为爸爸,现在的沙祖康已经7岁了,练起武来干净利落,俨然一副武林高手。周天龙,14岁,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李华祥听说后接到学校在武术表演班学习。像这样的孤儿,留守儿童李华祥收留的很多很多。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办学八年来,盐源文武学校的老师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注重每个环节,关心每一个孩子,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去浇灌每一棵幼苗,托起每一只小鸟。一批又一批小苗萌生出新叶,绽放出鲜花;一只又一只丑小鸭扶摇直上展翅蓝天,成为白天鹅。盐源文武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向盐中高中部,民中高中部输送了许多能文能武的高素质学生。向部队输送了多名优秀的特种兵;向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武术人才;学校投入50多万元帮扶沙祖康等多名孤儿以及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在2011年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荣获3金2银5铜的好成绩,2013年峨眉国际武术节荣获3金5银3铜的优秀成绩;2014年凉山州运动会荣获拳击3铜;2014年国际火把节开幕式节目《山之鹰》荣获全州第一名;2017年参加拳击,搏击项目荣获4铜。深圳,成都等地参加过多次大型武术表演;2018年6月下旬,在成都举办的首届四川省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得了6金8银5铜的好成绩,中、小学组集体获得全省第二名。四川省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上再创佳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了盐源文武学校,李华祥在不断的努力奔跑着。在盐源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现在新的校区正在规划修建中。读书是修心的,练武是修身的,修之以身其德乃真,文武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身心是健康的,体格是健壮的,他们将是祖国的未来,是一批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优秀人才。(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