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之禅宗境界
佛教进入中国后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三论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乃八大宗派之一。但佛法本一味,只因接受者的根性不同,乃至时代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佛法的看法各有不同。
寻境无执
佛经云:“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戒定慧之通称也。”(《禅源诸诠集都序》)因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称佛心宗。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该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是受大乘经典影响而形成的思想,乃佛典式象征。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其终极是“明心见性”,回归精神家园,重见本来面目,在中国哲学思想上有著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禅宗”是中国文人的佛学。
朝渡夕弃
提到“禅”当今已成了中国画家谈画论艺者的“口头禅”。门外窥户,侃侃而谈,不得三昧谈玄论道者如过江之鲫。谓己已明,高谈阔论,放荡无检,自欺欺人。“佛之道广周法界。而细入微尘。非有非空。无内无外。后之学禅者。志穷实相。以言语为苛纤。”(《禅源诸诠集都序》)而中国画讲究从传统入手,师古人师造化,但师古人并不是一味的让你去模仿古人,而是让你窜越时空去洞察古人作画之机锋。师造化,亦不是让你照搬自然而是让你去体悟自然。
张璪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中心思想是让画家到大自然当中去碰撞心灵,汲取灵感,开启妙悟。然能有几人在身置大自然时,不以能所之观而能所俱泯的去禅意感悟呢?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岂不知“离离春草,分明漏泄天机。历历杜鹃,尽是普门境界”。(《黄龙四家录·晦堂心》)是情尘意垢的分别智迷惑和障蔽了其本心,瑰丽的山水亦不能触发其逸兴的壮思罢了!
荡然虚静
青原惟信禅师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17《惟信》)如此原悟至彻悟,山事归山,水事归水。用山的感觉来看山;用水的心情来赏水,不以意识观其景色,直入禅宗审美感悟之境。而真正切入此境者能有几人?又何言“禅”呢?
方外若禅
以禅宗境界入画,其意不在内,而在其外。既是落笔见风骨,润墨生玄妙。晶莹澄明,玲珑剔透。意象清新美丽,生动直观,高华明澈,朴实无华,高峻深幽,庄严绚烂,纵横交错,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雍容洒脱,悠闲恬适,长养道心,去来任运,自在无拘。不随人迷己,不让自己纯洁圆满的本心,落于知见的荒草。其最终无论神品、逸品所有作品只不过是指月的指头,而不是月亮。明清时期担当禅师曰:“画中无禅,唯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当今中国画大部分作品呆若木鸡,甜如年画,何谈禅意?在继承完善传统时,不求古意而一味的抄袭和模仿古人的一笔一墨,一招一式。不去舍芜得精,而是抱残守缺。
旷然无累
当代中国画坛所谓 “大师”林立,“学子”济济,“高研”泛泛……却善知识寥寥无几。真乃艺山研学寻那方,何处究术觅仙草。而认假作实,认邪作正者大有人在。“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麤”。(《颜氏家训》) 慧南云:“说妙谈玄,乃太平之奸贼。行棒行喝,为乱世之英雄”。(《五灯卷》17《慧南》)画家要谈“禅”论“道”,首先要知道自己本有一颗澄明圆满的本心,正如洞山禅师所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从他处得来的东西,没有了自己本具的自性,是毫无所得的。
青冥无徼
法显说道:“心生种种画,画生种种心。心画不二者,即是如来身。”故应放弃一切外知之法拣择,不让其障蔽自我本心,回归澄明之境,因禅意不可说,流水无弦有琴声。“禅非意想”、“道绝功勋”、“无禅之禅,谓之真禅”。(《圆悟录》卷7)画家应在创作和研究中发现自己,而不应四处外寻他家之法拼凑发明为自家自法,这些所谓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符号,实属抱残守缺的无明罗列和无用重复,是束缚及捆绑你的枷锁和纽带。因他家之法是“识”不是“智”,在这里“识”是砖“智”是玉。
三昧无墨
清朝戴熙道:“画当以神愚,若求诸迹,便落滞相。”其实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只有那单单的固定不变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符号是多么的卑微,我们需要更多的东西去承载着我们的精神。“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觉圣智之境界也。”(《大慧语录》卷19)中国画画到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善护意”。担当禅师云:“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因为“无意”之“笔墨”等于零。怎样“善护意”呢?就是不求诸迹,不落滞相。亦如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只有护住“意”其作品方可——见我、见性、见品。毕竟中国画创作不是搞工艺美术!画家需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诗词歌赋等才艺都应具备,那些单单为形服务的“笔墨”是初级的,是工艺的。
时空旷然
一般的中国画作品是世俗现象片断的表现和认识,以二元观念通过推理,逻辑思维表现主客观现象的存在。而禅宗入画就必须打破二元观念,一如无别,“搅酥酪醍醐为一味”。用无知而无所不知神秘直观的“般若”无漏智关照画面,将世俗之知升华,将乾坤万象真如显现,给观者以悟道之契机:“野云倚山,家风闲淡。秋水著月,境界澄明。”(《宏智广录》卷6) 丘壑、山川、白云、碧水、秋月、春风……清雅明澈之作品,是启人心智的菩提大道。让观者立刻产生亲切的顿悟之境,彻悟世俗之尘劳,水月身心,通体澄明,不求外相,直入真如佛性之美。其作品无论你从触目菩提的现量境;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珠光交映的圆融境;饥餐困眠的日用境。那个角度进行严密的理性分析和哲学思考,都能让观者从中认识和阐明这样和那样的道理。并进而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认识的精微之处。
心画指月
清朝戴熙云:“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在追求艺术技巧娴熟和画面高华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所蕴含的哲理智慧,禅意内涵,质性美感。
2013年冬月洪源于大河堂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号-1
版权所有:绍兴头条网 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绍兴头条网:QQ2805735231@qq.com,1303647702@qq.com 联系地址:绍兴市东昇苑南区四幢504室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