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一百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在记者提问环节,有记者问,近期我省多地出现了火龙果等水果检测核酸阳性,老百姓如何做好防控?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凌锋表示,近期,我省部分地区从进口的火龙果等水果当中,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但是病毒核酸阳性并不代表就一定有传染性。
核酸阳性有几种可能:第一种,确实有活病毒的存在;第二种,可能是病毒的核酸片段。这两种情况,在核酸检测过程中,都可以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虽然物品表面存在核酸病毒,但新冠病毒必须要进入人体的呼吸道,才能导致人体感染。物传人导致人感染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
首先,人体的某个部位,比如说手部接触到了被活病毒污染的相关物品,手再触碰鼻子,使病毒进入呼吸道,才能导致感染。在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做好阻断工作,比如说物品表面做好消毒、清洁消毒,处理相关进口物品前规范配戴口罩、接触相关物品后做好手卫生,再接触鼻子、眼睛、脸部,洗手或者消毒等,就不会被感染。
另外,病毒在常规的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并不强。常规含酒精的消毒液、含氯的消毒剂等都能够使其灭活。日常生活中,大家完全没必要因为进口水果曾经检测出阳性,就不敢吃进口水果。
我们可以根据水果的特点,选择清洗的方式。比如用清水浸泡10~20分钟,也可以选择市面上合格的水果清洁剂进行清洗,再用清水冲洗,洗净过程中,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归根结底,只要常规做好水果的清洗,注意个人卫生就可以。
另外,提醒大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装卸、搬运、销售,或者是清洗相关进口物品的人员,需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定期开展相关核酸检测。
■相关新闻
每批都要测核酸!浙江加强进口水果管控
昨天,浙江省疫情防控冷链食品物防专班发布关于加强进口水果管控的公告。
公告要求,首站(入浙落地第一站)经营者应查验每一批进口水果的检验检疫证明,进行核酸检测,开展预防性全面消毒,并将“三证”(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信息和进货数量信息准确录入“浙食链”系统。持有外省规范“三证”的,自1月12日起需到浙江省专业核酸检测站进行核酸检测后方可赋码上市。
除此之外,公告还要求严格落实市场查验、从业人员防护措施和场所环境管理,提倡消费扫码登记,进一步加强进口水果的监督管理。对于拒不按照规定履行疫情防控责任的经营者和市场主办方,浙江会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此前,浙江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多地进口水果新冠病毒核酸检出阳性,多地发布通告有关时间段和地点购买过这些水果的人员请立即停止食用,就近做一次核酸检测。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1月1日至5日19时,浙江省本轮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9例,其中轻型25例,普通型4例,均在宁波市北仑区。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