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为您——保驾护航、提供法律援助
本网将联合国内几十家网络媒体矩阵提供援助。电话:15257506102
凡涉及房产纠纷、各类合同纠纷、劳动纠纷、刑事辨护、保险理赔。婚姻家庭、拆迁等法律维权,都可以向资深律师团首席资深律师咨询。
最近,各类时令蔬菜新鲜上市,春笋也成了许多家庭餐桌上的日常菜之一。可每年这个时节,总有不少市民因为过量食用春笋引发胃肠道疾病。日前,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就收治了一名胃穿孔病人。
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男子,姓王,最爱的菜就是笋。不管冬笋还是春笋,只要一上市他就一定要吃个够。当天晚上,他又吃了最爱的油焖春笋,第二天一早便开始肚子痛,从一开始的隐隐作痛到后来的腹痛难忍,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医生了解到,王先生常年患有胃病,近期又频繁吃笋,再综合腹部的检查结果,很快明确了病因:胃穿孔伴腹膜炎。幸运的是,由于送医及时,医生用腹腔镜微创的方法把他的胃穿孔修补好,术后很快康复出院了。
“我就想不通了,怎么吃个笋还会吃出胃穿孔?”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郑军介绍说,春笋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还含有难溶性草酸钙,吃进肚子消化的过程中,纤维素会和胃壁发生摩擦,因为纤维素比较粗糙,在消化蠕动过程中很容易损伤胃黏膜,而患有胃溃疡的人食用过量就会出现胃穿孔。
每年春笋上市,总会有几个病人因为贪吃出现消化不良、大便发黑、消化道穿孔等病症。医生再次提醒大家,如果患有胃病,就不应该再吃笋,否则会加重病情。处于发育期的儿童也要少食用笋,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笋中所含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和利用。还有,荠菜、马兰头等蔬菜也富含膳食纤维,不能过量食用。
除了吃笋,最近挖笋的热潮也再度掀起,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不断。3月15日傍晚7点左右,浬浦派出所接到东白湖村民报警称,他的妻子陈某早上外出挖竹笋,至今未归,手机也联系不上,极有可能走失,家人心急如焚。
接到报警后,浬浦派出所值班领导立即部署警力兵分两路,一路留在综合指挥室查看公共画面寻找陈某的行动轨迹,另一路赶赴现场走访,但因陈大妈性格孤僻,不愿与人多交流,周边的邻居都说没有见到陈大妈。
考虑到陈大妈走失时间较长,民警将搜索范围扩大化,并联系村干部、救援队协同作战。幸运的是,陈大妈的儿子给她打了无数通电话后,终于取得了联系。交流得知,陈大妈出门挖笋,由于天色渐暗,山路地势复杂,她凭着感觉一路走到嵊州边界。之后,陈大妈的家人驱车到嵊州将其接回家。
民警提醒,每年这个时候,总是会有挖笋被困的求助警情。因此,大家挖笋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最好结伴而行,如果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