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浏览-保存到桌面-主站-投稿入口今天是2025年7月13日 
当前位置:绍兴门户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视角 ☉ 世界读书日:携一缕书香,溯流而上——访全国十佳教师作家郭军平

世界读书日:携一缕书香,溯流而上——访全国十佳教师作家郭军平

2020-04-24 21:28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1060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导读]世界读书日:携一缕书香,溯流而上——访全国十佳教师作家郭军平 教育的目的是发现人,培养人,引领人,让人各得其好,各长其长,为一生奠基。 ——郭军平 作家简介: 郭军平,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中高考热点作家,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渭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培计划”授课专家,《唯美文精选》主编,新..

世界读书日:携一缕书香,溯流而上——访全国十佳教师作家郭军平

教育的目的是发现人,培养人,引领人,让人各得其好,各长其长,为一生奠基。

——郭军平

作家简介:

郭军平,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中高考热点作家,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渭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培计划”授课专家,《唯美文精选》主编,新课标大语文《散文选粹》副主编,《古徵文学》主编,中、高考试题研究员,参编中、高考各类阅读模拟试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人民日报》《美文》《散文百家》《青海湖》《语文报》《教师报》等报刊发表百万字左右,三十多篇文章入选中、高考阅读试题。著有散文集《诗意语文》三部曲及教育专著《名家名师指点:高考阅读教学》;获得“杜鹏程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等文学奖和全国各类征文一等奖、二等奖。

携一缕书香,溯流而上。在此岸与彼岸,我们相逢,相逢于《书香,生命中最美的遇见》,相逢于《怀念河流》。于是,心中的夙愿似莲花一样舒然开放。

他,一介平民子弟,耕读于山川起伏、沟壑纵横的八百里秦川。如忍辱负重的秦川牛一样,艰苦贫穷的生活激发他立下走出这块贫瘠的土地的读书志愿。发奋读书,便成为他心中最早萌发的梦想。

书香,生命中最美的遇见,也许是对他心灵的最美阐释。如一只饥渴的鱼儿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快乐地遨游,畅饮知识的琼酿。如一只勤奋而又智慧的蜜蜂一样,在知识的百花园里任意飞舞,任意采撷,不像懒惰的蚂蚁,他痛恨书橱式的学习,要学蜜蜂去创造,去编织人生五彩斑斓的文学梦。

从此岸到彼岸,原本是一座看不见的鸿沟,多少人,始终没有跨过去。而他,二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文学萦绕着他的梦,他牵着文学的小手,默默相随二十年。忘我地读,忘我地写,十载辛苦,十载血汗,终于,纵身一跃,他跨过了万般艰难险阻,站在了款款流动的母亲河的彼岸。

他要走自己的路。他要沿着前人的脚印去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如余秋雨一样,行走在文化苦旅的征途上。携一缕书香,溯流而上。他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出发前,他虔诚地拜祭了他的母亲河。母亲河,像缪斯女神一样,赋予他无比的灵感,像甘泉一样,默默滋润着他,营养着他。这条日夜流淌在他心田的河流,竟然让他迷醉一生,追寻一生。故他爱一切河流,迷恋一切有水的地方。

他出发了。从广漠的渭北高原到流传着西夏王故事的贺兰山,从八百里富饶秦川到山川秀丽的巍巍秦岭,从山川秀丽的巍巍秦岭到烟雨漓江、烟雨江南,一路行走,一路歌吟,他把凝重的文字和梦想都雕刻在流逝的时间里。

他的笔下,于是有了《一条大河从我心上流过 》《黄河滩,我遥远的故乡》,有了《诗意的周庄》《甪直寻梦》,有了《汉中印象》《紫阳记》,有了《游司马祠》《雨中游尧头老街》,有了《诗意风雨亭》《印象桂林》……

从读经典名著,到作家本人,怀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虔诚和致敬,他一一写下了《上善若水读老子》《庄子,一条会飞的鱼》《痴情的乡土歌手—陶渊明》《夔州,咏唱不尽的秋意》《沈园,那一把思念的青草》......

徜徉在文学的百花园里,他追文溯源,仰望星空,灵感勃发。低头,扪心自问:文学的指向是什么?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终于,他释然了,豁然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答案涌向心头......

最终,先后有了《怀念河流》《书香,生命中最美的遇见》这两本精美的散文、随笔集!

这分别是郭军平的两本散文、随笔精选集,被列入著名出版家凌翔先生主编的《当代著名作家美文典藏》。

“不求仕宦达,只求文字美”。这是郭军平的人生信条。他常常说道:“我无甚多爱好,只爱文学与写作,不喜官样文章。””闲时多读书,多喝茶,多养花草,近山近水,不闲聊,不生是非,保持心情愉快。”正是这样的心境,才显得他文字如流水一样优美迷人,意境风采如江南风景画一样玲珑可爱,才情如庄子、陶渊明一样乐观豁达。

他的文字,饱蘸浓烈的情感,思绪翻飞,如大鹏展翅一样翱翔在九万里长空;他的艺术触角,伸向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深邃之处,读后让人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第二届杜鹏程文学奖颁奖词这样评价他:郭军平的职业身份,是一位语文教师,而他的精神身份,则是一位情感世界,文化空间的遨游者。文本既有知识传播的雄心,又有审美追求的自觉;既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致敬,又有对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作者的个体实践,是语文教育的伸展,打通语文和文学的边界的努力尤值得肯定。

事实上,在此之前,郭军平的文章已经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人民日报》《新华副刊》《光明文荟》《美文》《意林》《青年文摘》《青年作家》《散文百家》《青海湖》《语文报》《教师报》《文化艺术报》等一百多家报刊媒体纷纷发表转载他的作品,这足以见得他文章的分量、文采和内涵。

他的散文《游司马祠》被编为2012年陕西省中考阅读试题,产生广泛影响。他的散文《秦之声,黄土地的根》《雨中游尧头老街》分别获得中宣部“美丽乡村 文化建设”全国征文“一等奖”“二等奖”。

他的随笔《庄子,一条会飞的鱼》《痴情的乡土歌手—陶渊明》《戏说“对手”》《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等三十多篇入选多种语文读本、教辅书以及中、高考阅读模拟试题。在参加全国多次征文和评奖中,他的作品都获得专家们的高度肯定与赞赏。他的第三部《诗意语文—谈文论艺》曾获得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

他的作品是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郭军平也坦然地对大家说:“在我的读者中,语文老师不少,其实她们都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文学梦。她们也写作,喜欢读我的书,其实,说到底,她们也想分享我成功的经验。”他还对大家说道:“爱好写作的语文老师其实可以成长为作家,也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涯中最好的语文老师。”

爱上文学,有很多方面因素。郭军平谈道:小时候的文学启蒙,主要来自于母亲的熏陶。母亲是乡村民办教师,喜欢文学,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如《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每到晚上,临睡之前,母亲总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尤其是这些神鬼故事。听着听着,我们渐渐就进入了梦乡。在师范求学期间,班级文学气氛很活跃,这对他影响很大。参加工作以后,他仍然乐此不疲。

“语文老师应该有文学情怀,有文学情怀的语文老师才能让语文课堂生机勃勃。”为此,他以课本为载体,精研细教,品评鉴赏,带领学生徜徉在经典名篇的海洋里,含英咀华数十载;同时,他又不局限于课本,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广泛阅读,《创新作文》《语文报》《散文选粹》是他与学生百读不厌的精品书刊。

从读到写,他是这样要求学生,也是这样要求自己。故无论是课本美文,还是教辅资料美文阅读训练,凡是他喜爱的,他都一一与学生分享。他的课堂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文学情愫,一种浓浓的文学情怀。这更彰显着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诗意情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写作就是展现阅读学习和思想感情的最佳方式,也是检验语文学习成果的最高体现形式。他常常幽默地对学生说:“古代的科举考试不就是一文定乾坤吗?所以,你们要好好读,好好写,力争成为著名作家,为我们家乡争光添彩。”

作为一名研究型、作家型的语文高级教师,郭军平的写作不像一般作家仅仅局限于某种体裁。他涉及的体裁很广,从古体诗词曲赋文、现代诗歌、歌词、散文、随笔、杂文、评论、鉴赏、小小说、长篇小说等,他都有涉猎,而且出手不凡,且获得多方面奖;最新创作的一部纪念陕军抗战历史的20万字长篇小说《狙击中条山》被西安出版社列为“抗战胜利75周年”重大选题,正在出版。他还是中、高考试题研究员,参编中、高考各类模拟试题,几十篇文章被各名校、教辅书选用,《名家名师指点:高考阅读教学》汇集八十篇。他经常被各级学校、单位邀请作报告。文友戏称称他为“文坛多面手”。

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能这样折腾时?他笑着说:“是做好一名高中语文老师逼得。”县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时,曾经走到他的书房,只见他的书房典籍林立,犹如走进一座小型的图书馆。他的书房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难怪他的文章也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

8年前,几百里外的韩诚一位文友慕名拜访他,当走进郭老师的书房时,她笑着说:“我忽然明白‘书卷气’的内涵了。”

当《教师报》的编辑采访他时,他说:“之所以有一点成绩,都是年轻时创下的。那时候诸子百家、文艺理论、名家散文没少研究过。经常睡到夜里一、两点,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他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默默阅读。母亲经常说:‘好娃哩,你是不要命了?’”

勤奋、刻苦是郭军平作家取得成绩的主要特点。为了编阅读题,他把中考高阅读试题研究透了。为了写好散文,他把名家余秋雨、周国平、贾平凹、林语堂、朱自清、周作人等大家的作品常常置于案头,随时品读。

他对《中语参》的记者说:“我写作无不把文化立意放在第一位。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不懂得这个,不仅不会写出站位很高的散文,而且也不会治国。”记者对他说:“你的路子很对,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精神。”

《创新作文》编辑向他约稿,问他:“有没有配合学生素养(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健康生活、实践创新、责任担当)的散文?”他说:“我的多得很,我现在主要就是写生命散文、文化散文、励志散文等,贴住人的发展、需要来写。”为了写好散文,做到意与象的完美结合,情与理的自然流畅,他真是体验到了前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目前,作家郭军平的主要成就还是以文化散文、随笔为主,紧贴民族历史文化、渗透着浓厚的生命意识、文化关怀,古今文史哲知识随手拈来,涉笔成趣。文字洋溢着美的情感、美的境界、美的气息。

著名作家刘成章称赞他“文字里处处闪耀着我们民族的神采。”

著名作家红柯评价他“作品大气,精彩纷呈。”

山东作家孙守名评价他:郭军平是一位见识卓著的作家,他的思想和情怀早已超越地域的界限。每到一处,都留下他思想的痕迹。他思接千载,精鹜八极,灵魂穿透厚厚的历史壁垒,挖掘出蕴藏在古迹背后的精神特质。 郭军平也是一位善于进行文化思考的作家。他笔下的山川大地有着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每一篇文化散文几乎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终极思辨。他的足迹不再局限北国大地,带着对历史的思考,车过秦岭,行走周庄,甪直寻梦。

宁夏特级教师、语文名师尤屹峰曾经这样评价:文字中闪耀着作者睿智的思想,灵动的思维,飞扬的思绪和富有个性化的见解与思辨力,体现着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审美视角。语言鲜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颇有张力和韵味,耐人玩味品读。

江苏宿迁市语文高级教师卓维平写道:读郭老师的作品,让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心里产生共鸣,受到震颤,灵魂得到升华,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作品,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纵观古今,博览中外,笔端行云流水,如入无人之境,达到忘我的境界。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作协主席常芳欣评价道:郭老师是散文大家,不管是何种题材的散文,他都能驾轻就熟,灵活切入。他的散文就是弹性极好的皮筋,即抻得开,又收得回,谈天论地,纵横捭阖,起承转合间尽显优雅从容,虚实相间中蕴藉深沉。整部书中,有的文章虽然笔势影影绰绰,迂回曲折,但始终围绕着一条潜藏的红线,那就是“民族的文化”、“文化的民族”。

青年作家党瑶写道:品悟郭老师的文字,心田上弥漫着文字的馨香,诗意灵动的语言、巧妙的遣词张力、审美的思辨性、丰富的创作激情都构成了作品成功的因素。

机关干部刘宏刚写道:每次静下心来认真阅读,都让人犹如走进一个硕果累累、香气四溢的杂果园,不论你采摘那一个,品尝那一种,都是绝对的精品,都会让你香味扑鼻,爱不释手,陶醉其中。

陕南青年女作家卢慧君写道:从郭老师的文章中,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闪光点,并进行思考总结,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河南作者陈丽娟写道:先生有一颗赤子的心,怀着感恩的情愫,用手中的笔讴歌家乡的一草一木,讴歌祖国的山山水水,那一篇篇散文犹如一首首动人的诗,一幅幅美丽的画,让你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江苏作家王栋梁写道:读郭老师的文字,感觉它是一部新时代学生阅读的好教材,为中高考学生量身定制的优美课外读本,又是提高师生与文素养与文学素养难得的读本。它宛如清风明月,犹如涓涓流水,我仿佛见到了古老的大运河潺潺流水的神韵,又仿佛听到了千里黄河奔腾不息的咆哮和呐喊,又仿佛置身于八百里秦川,与铮铮铁骨的中原男子汉共话儿女情长。

陕西作家王政写道:我觉得,郭老师把工作干成了事业,干出了趣味,干出了诗意,干出了境界!他的文章,体现出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和作家的双重角色的内在思想、个人特质和担当意识。他的作品,对散文发展也是一个丰富和促进,而且对任何读到他的文字的人来说,在认识和理解生活上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郭老师还有一颗火热的扶持文学新人之心,全国各地很多文友在他的鼓励下,坚定了文学道路。

在他的管理下,澄城中学玉泉文学社风生水起,声名鹊起。社刊《古徵文学》办得蓬蓬勃勃,红红火火,成为推动语文教学的一个杠杆和桥头堡。

澄城中学玉泉文学社先后获得“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团”“意林青少年作家培养基地”,学校荣获“全国校园文学活动先进单位”“校园文学艺术教育示范单位”“诗教先进集体”;文学社先后组织了四届“叶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三界“文心雕龙杯”作文大赛,语文报社“时代新人说”作文大赛、“读者读点经典杯”作文大赛、澄城县全民阅读征文大赛、渭南市“当好优良家风传承人”演讲大赛等,成果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全面开展,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各类获奖学生总人数达到1000多人,指导老师获奖达到50多人。

主编出版《古徵文学》30期,刊物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报刊”。师生作品先后在《美文》《创新作文》《语文报》《中学生》《漫维》等知名报刊发表。文学社多次荣登《创新作文》《中学生》专栏、“中国教育文学网”专栏,被《教师报》《渭南教育》报道,得到国、省、市、县教育、文联、作协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省团委、市团委、市发改委、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宣传部、文联、教育局、县团委、发改委等省、市、县、局各级领导以及湖南省张家界市校园文学研究会、渭南市文艺家评论协会等各级文学团队以及文学爱好者纷纷走进文学社参观指导、观摩交流。他们充分肯定了澄城中学校园文学作为卓越群团化个性亮色课程的引领作用,对澄城中学“举素质教育大旗,创卓越品牌”三色课程体系致以高度肯定。(凌翔阅读供稿;2020年4月24日)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合作洽谈-广告服务-免责申明-隐私保护-RSS订阅-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