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乡村振兴论坛暨党员乡贤企业家2019联盟微峰会顺利开幕
2019-12-18 23:37 来源:央视网 作者:洪成 阅读:268次 我要评论
武汉江夏乡村振兴论坛暨党员乡贤企业家2019联盟微峰会顺利开幕
(央视网讯 记者 洪成 通讯员 王澎波 梅凌燕 周韵 龙丹 张雯 摄影 郭良朔)“党员乡贤企业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12月18日,武汉•江夏乡村振兴论坛暨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2019微峰会在武汉市江夏区舒安街举办,这是我省首个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自去年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微峰会。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教授认为,党员、乡贤与企业家结合最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去年来,江夏区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组织设置创新,探索“党员+乡贤”模式,把江夏区品行好、有能力、受敬重,具有奉献精神的能人贤士凝聚起来,共同为乡村治理和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微峰会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教授,浙江省古村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金专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特色小镇研究会常务理事葛永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泗洲头镇墩岙村党支部副书记张翼超等3名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从江夏区党员乡贤企业家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演讲。
张晓山认为企业家能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农房和土地等要素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有活力。本土化和专业化的党员乡贤企业家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本地化、专业化人才的出现也要靠党员乡贤企业家及社会资本的带动和培育。通过党建引领,将党员、乡贤和企业家多重身份结合起来,引入乡村振兴事业中,担纲振兴骨干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张晓山认为江夏区的党员乡贤企业家们经历过市场经济的风雨洗礼,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资本,培育了技能,增长了知识和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他们回乡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而本地化、专业化人才的出现也要靠党员乡贤企业家及社会资本的带动和培育。
葛永明以《做好“八创”文章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与现代民宿业》为题,提出了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的观点。“在乡村十大产业中,乡村休闲旅游业与现代民宿业是当下最热门也是工商资本最青睐的投资新蓝海。”葛永明认为,要做好乡村休闲游,就要做好“八创”,即规划创作、环境创优、产品创特、技术创造、文化创意、品牌创立、共同创业、产业创新。
宁波象山县泗洲头镇墩岙村党支部副书记张翼超重点介绍了本村的发展经验,墩岙村地处象山西南,交通不便制约着村庄经济的发展。村“两委”班子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契机,坚持党建铸魂,团结队伍、激发干劲;践行村民说事,优化治理、服务群众;凝聚乡贤力量,搞活产业、振兴经济;打造三治融合,以文化人、以德润村。带领墩岙村因此一跃成为了浙江省3A级景区村、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为江夏乃至武汉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蓝本。
龙头引领 描绘产业振兴希望线
武汉•江夏乡村振兴论坛暨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2019微峰会的举办地舒安街,位于武汉、鄂州、黄石三市交界处,有梁子湖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达65.7公里,12个村属于沿湖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借力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辐射,以及全域旅游的兴起,舒安街半岛水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外来人口的涌入和本地人员的回流态势已然呈现。
舒安街发挥湖北未来家园高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长江生态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的双核驱动效应,探索农旅、红旅、文旅、研学和康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绿水青山”中开辟出一条精准脱贫、富民强村路,正走出曾经“美丽而贫穷”的境况。武汉长江生态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在舒安街燎原村建设的现代农林生态产业园,项目以农业为基底,结合土地认领、亲子娱乐、自然研学、运动拓展及文化创意,以“农业+N”发展模式,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同时,用创新思维跨界整合,打造农业品牌IP,形成农业生态泛娱乐+沉浸式农业新零售的完整体系。
舒安街大力推进扶贫“爱心超市”拓面提质。以位于八秀村的全市首个扶贫“爱心超市”试点为基础,大力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自助式帮扶模式,以“爱心超市”为载体,将“三生融合”理念融入日常管理,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提升“爱心超市”的社会效益。
科技支撑 “三产联动”推进“三产融合”
未来家园是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毗邻风景秀丽的梁子湖。在微峰会现场,江夏区党员乡贤企业家代表、未来家园总经理尹雨龙进行了主题演讲,他介绍道,未来家园按照三产融合方针进行建设,以“三产联动”推进“三产融合”,以“三产融合”助力产业振兴。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未来家园企业党员先行,村党支部协调村企,街道党工委支持建设、协调资源,区委给予政策支持。
现在未来家园已建成园区5300亩,投资4亿元。公司聚焦特色农业研发、专注于以蛹虫草、猕猴桃等为主要原料的系列健康品及生物精华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建成全国最大的11万平方蛹虫草种植车间,投入2900万元打造了全国唯一的虫草智能种植生产线,国内唯一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蛹虫草的厂房。未来家园采用以色列箱体栽植技术,一村一品理念,种植猕猴桃3900亩,结合猕猴桃透阳60%适合栀子花生长的特性,在猕猴桃网架下,种植栀子花3900亩。
今年5月31日,未来家园举行农业信息化院士工作站签约仪式。该院士工作站将把前沿、高端的技术和人才引入未来家园,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凸显的政研企合作平台,促进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
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介绍,去年,我们成立全省首个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初衷就是要引进更多的党员乡贤企业家“能人”到农村担纲乡村振兴“骨干”,引进更多的市场主体到农村投资兴业,引进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通过组织引领、产业引导、人才引路,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王清华表示,近年来,江夏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兴区、创新强区”战略,不断强化经济、社会和政府转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9年,预计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将突破1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万元,继续在全市新城区领跑;江夏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全面启动建设,50平方公里核心区、230公里景观环湖环园道路及基础配套、近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湾等项目全部动工,总投资超过15亿元,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全区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村庄规划编修已经完成。《光明日报》点赞五里界街是乡村振兴的“街道样板”,农业农村部推荐江夏参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典型,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等国内外游客和农业农村部等各级领导30余批次到江夏参观学习,江夏乡村振兴的示范力、影响力正得到更多更广的赞誉和认可。
王清华号召,富而思源不忘桑梓,情系故里胸怀家乡。江夏党员乡贤企业家层次较高、活动面广、影响力大,是江夏实施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这既是一份光闪闪的荣誉,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过去,大家凭着超群的胆识、争先的气魄、聪明的才智,在相关行业开创了一番事业。未来,希望大家放大企业效应,继续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牵线搭桥、与家乡父老和衷共济共建美好家园。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发挥头雁示范,为江夏乡村振兴凝心聚力;一如既往地当好高参智库,为江夏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一如既往发扬干事热情,为江夏乡村振兴再立新功!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朝辉表示,江夏区举办这次微峰会,参观了党员乡贤企业家的创业成就,聆听了全国著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分享了党员乡贤创业的成功经验,活动组织得很成功。通过这次活动,将进一步调动更多的党员乡贤企业家回乡创业,调动更多的城市资源、社会要素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人才引擎的带动作用和党员乡贤企业家的示范作用。
丁朝辉表示,“人才兴,事业方兴”。开放的乡村需要一大批“一懂两爱”型人才。江夏区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为广大党员乡贤企业家提供了到乡村发展的广阔平台,让他们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我们通过党员乡贤企业家兴乡办盛会,打造农村经济增长致富新引擎。”江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成立后,江夏区委组织部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组织设置创新,以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为重要抓手,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充分整合本村党员、下乡市民党员、回乡能人党员、兴乡企业党员的力量,打造“红色工作队”,凝聚各方工作合力,通过抓党建,聚人才、兴产业、育生态,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向纵深发展。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朝辉,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刘勇,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副处长潘颖,中共江夏区委书记王清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新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总工会主席向卉珍,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韩良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任丽英出席活动。
江夏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江夏区党员乡贤企业家联盟全体成员,全区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村党组织书记等共160余人参加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