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浏览-保存到桌面-主站-投稿入口今天是2025年7月9日 
当前位置:绍兴门户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视角 ☉ 李宝智《拯救乡村我在行动》

李宝智《拯救乡村我在行动》

2019-07-16 10:11    来源:    作者:    阅读:363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拯救乡村我在行动
— 一吐为快
李宝智


2019年7月14日正值宝鸡解放70周年纪念日,邹新社老师发来一篇“唱衰乡村,不如我们一起拯救乡村”一文,倡议“乡村振兴大家谈”,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现实的话题,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乃立国之本,人是需吃饭的,粮食来自于土地,土地的根基在农村,农村现已成空心村,怎么振兴?
我的家乡在当年秦非子养马的千河北岸,距县城6公里,人称“千阳中原”,我们这个自然村200多口人,现居住人口13人,都是老人,我的家人也于2009年入城谋生去了,我是2019年3月坚持到最后撤离村庄的人,受大环境的影响,那里我实在无法再坚持耕作与居住了。
我生于六十年代生活困难时期,是父母的长子,父母靠自己辛勤劳作给了我一个充满快乐的童年,也许是环境的影响,很小就担起照顾弟弟们的重担,看着父母每天辛勤的劳作,爷爷告诉我“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小学时期我是学霸,升入初中张铁生的出现,让一个好学生去公社农具厂实习,下农村做所谓的社会调查,我初中毕业推荐上了高中,同时恢复了高考,初中课程、高中课程同时学习,高二第一学期分快慢班,我是快班学习不好的学生,很快验证时刻到了,我名落孙山,重读已不可能,兄弟四人,还有年迈的爷爷,父母已无力供我再读了,爷爷告诉我“翻土块保稳无风险”。
从此一颗不甘寂寞的心,深深的扎根于农村这块广袤无垠的土地,那年我16岁,少年不知愁滋味,跟着大人修水库,造梯田,一年后我进了村医疗室,很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家乡,分田到户,“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父母凭着一门熬糖的手艺,很快两年后我们便成万元户,受到乡政府的表彰,农村的日子有奔头,家家户户除种好自己的土地外,参加各种副业队增加收入,村庄热闹了起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热闹非凡,不亚于“清明上河图”。
2005年“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从那时起,家乡的房子盖好了,道路硬化了,太阳能路灯亮了,村庄漂亮了,农忙一天的人们聚集在村庄太阳能路灯下拉家长,话前景,农村真好。
2010年前后撤校并点一村一校被撤销,孩子被迫远离家乡,随父母的父母跟进城求学,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到城市为孩子求学陪读,从此开始农村人员大量撤离,土地大面积只收一季粮,农药化肥除草剂一次施足等待收获,春种秋收庄子还会热门一时半会,2013年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大量土地被流转,农民成了土地拥有者而非耕种者,从此农民成了非工非农群体,故乡已成牵挂,怎么能安居,无业又何能安居,2009年我从一篇报道中了解到土地大量流转后,在土地上只求效益不求质量,大量农药、化肥、除草剂、激素等而导致的各种癌症五花八门,中国每10秒产生一位癌症患者,如此触目惊心,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提倡生态农业,还青山绿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十年间我做了七年的草木共生实验,已报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211692077),目的还土壤本性,还原植物生长真理,还农业本质,合理施肥,拒绝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同样可高产优质,走出目前农副产品生产怪圈,农业是良心行业,是延续人类生存的行业,耕者有其田,他自会负责,农村不可无人,农业不可小看,人生短暂,合家欢乐,才是生者其性,社会才能安定,乐业才能安居。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合作洽谈-广告服务-免责申明-隐私保护-RSS订阅-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