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优卡特”,成为千万受骗者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这个公司在河北廊坊自成立到注销仅仅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可谓惊人:成立一年时间就在全国设立了53个市级大区,500余家县级运营中心,4500多个服务站,遍布在陕西、河北、辽宁、河南、湖南、山东、黑龙江、甘肃等地,涉及资金高达47亿元。直到优卡特崩盘后,各地受害者多次赶往河北廊坊报案,但当地以各种理由不予立案。
“廊坊优卡特”涉嫌非法集资47亿元
2015年10月,山东人靳明和河北人赵雅洪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注册成立“廊坊市优卡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廊坊优卡特”),以“消费返利”的形式吸引群众进行投资。“廊坊优卡特”的模式便是全返利,也就是以3倍于市场价的价格在其网站上购物,45天后购物款全部返还给会员,“廊坊优卡特”称之为通过正确的商业模型进行时间换利润,利润补成本的方式实现消费免费,加入其会员即可参加活动获得购物报销资格,会员所投资资金通过45天的沉淀,以炒市值的方式不断创造利润,45天以后返还全部资金。
根据数据显示,短短一年之内,优卡特在全国设立了53个市级大区,500余家县级运营中心,4500多个服务站,遍布在陕西、河北、辽宁、河南、湖南、山东、黑龙江、甘肃等地,涉及资金数十亿元。
(靳明2017年5月21日签发的优卡特财务状况表)
根据部分调查数据显示,仅在山西省大同地区,优卡特就设了6个运营中心,90个服务站,吸收会员1549个,吸收资金7692万元。天津市静海区的30多家服务站,涉及资金1500余万元;黑龙江省拥有运营中心23个,服务站超过200家,涉及资金8000余万元;山东省更是重灾区,仅德州市庆云县一个运营中心就有60多个服务站,涉及资金1400万元,整个德州有运营中心13个,服务站300余家,涉及资金超过1亿元,通过百度地图检索发现,优卡特的运营中心和服务站,遍布了整个山东省,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廊坊优卡特市级运营中心负责人名单)
崩盘后相关部门以公司注销为由拒绝受案
2016年11月,在运营了一年之后,优卡特开始出现种种问题,先是买东西不到,慢慢的变成了返现金额限制,演变到最后的完全停止返现。这种情况持续了3个多月, 其间,优卡特通知2月20日恢复提现,但“恢复”后,鲜见有人收到返现的。2017年3月初,优卡特又提出在2017年4月6日前会返现给2月6日之前申请提现的人。
由于提现难以实施下去,廊坊优卡特进一步采取骗人的手段,告诉所有受害人,要想要回自己的钱,可以采取自救的方式解决。所谓的自救,其实就是再次行骗。也就是让受害人在其网站上购买“心宝”,待受害者借贷将钱投入“心宝”后,不但没有要回前期投入的钱,连再次投入“心宝”的钱也拿不回来了!
在2017年4月6日之前,不少优卡特会员已经开始行动。3月份,就有辽宁本溪的近百名会员一起去廊坊总部要钱,但无果而终。受害者到廊坊市相关部门报案时,被告知廊坊市优卡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经注销,公司总部搬到了山东济南。查证发现,在2016年12月6日,优卡特发布了一则注销公告,“经研究决定,廊坊市优卡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拟申请注销,并已进行清算组备案,请相关债权人及时向本公司申报债权。”但此后,廊坊市“优卡特”仍在继续运营。
根据部分会员反映,在2017年初曾有多地受害者到廊坊市相关部门举报,最多是曾高达200多人,均被被相关部门以企业已经注销搬走为由推诿,拒绝受理案件。
47亿集资案崩盘两年未立案,媒体采访被拒之门外
截止到目前,已有多地警方对“优卡特”非法集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例如,新疆巴里坤县因为受害人被骗300多万,就将“廊坊优卡特”负责人靳明抓捕归案,并进行了审判。
但作为主要案发地的廊坊市却始终无动于衷,至今没有受理群众举报,也未对此事进行立案。
对此,媒体曾两次赶到河北省廊坊市,希望向廊坊市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了解“优卡特”案件的相关情况,却连廊坊市市政府大门都无法进入,廊坊市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始终拒绝正面回应。
廊坊市处置非法集资办公室称采访需要外宣部门批准同意才能进行,而外宣部门则称,本身不掌握该情况,处非办也未与外宣部门联系,无法与处非办进行沟通。经过两周时间,20余次的电话沟通,最终一位自称廊坊市处非办负责人的人员打来电话,称该案件是全国性案件,始终没有统一口径,廊坊市处非办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不能对此事发表意见,并称如果报道引发后果要由媒体承担责任。
这位负责人称:此案件虽然总部在廊坊,但是属于跨区域性非法集资案件,涉及到多个省市,地市一级无法对其定性,廊坊市处非办无法对此事表态和发言。该案件需要上级部门指定廊坊市管辖,廊坊市相关部门方能受理案件。目前“优卡特”非法集资案件在廊坊市范围内并没有立案。
同时这位负责人表示,廊坊市相关部门并未将该起案件向上级机关请求移送,而是等待上级机关发现问题后进行指派。在收到上级机关的指定管辖和定性之前,廊坊市不会对该案件进行任何形式的表态。从始至终,这位负责人都拒绝透露姓名,并拒绝了媒体进入廊坊市政府处非办当面沟通的请求。
事实上,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经济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对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经济犯罪案件,需要由上级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下级公安机关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跨区域性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犯罪地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并由一个地方公安机关为主侦查,其他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协助。
2015年,国务院以国发〔2015〕59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处置跨省案件,坚持统一指挥协调、统一办案要求、统一资产处置、分别侦查诉讼、分别落实维稳的工作原则。
两年时间过去了,廊坊市相关部门至今都未对这起涉案金额高达47亿的非法集资案件进行受理,拒绝按照国务院要求进行分别侦查诉讼,而是放任其不管。一边是所谓的等待上级机关进行指定管辖,一边又拒绝向上级机关请求移送,期盼上级机关自己发现问题。如此被动的“佛系”处置方式,使得受害者投诉无门,整个案件至今难以推动。
在廊坊市政府门口等待期间,媒体曾碰到多个不同案件的非法集资受害者希望到廊坊市政府处非办反映和了解情况,但没有一个能够通过廊坊市处非办得以进入廊坊市政府大门。
调查发现,近年来廊坊市非法集资案件频发,根据公开信息显示, 2019年5月至6月期间,仅廊坊市广阳区就公布了廊坊市嘉诚金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廊坊市鑫富信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廊坊市顺驰经纪有限公司、铸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高达7起非法集资案件。高频的非法集资案和“佛系”的处置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频发的非法集资案件,是否与当地政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廊坊优卡特”非法集资案将何去何从?媒体将继续关注。
一些文章来源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来源链接:http://news.jsdushi.net/2019/0708/246015.shtml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