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浏览-保存到桌面-主站-投稿入口今天是2024年12月29日 
当前位置:绍兴门户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头条 ☉ 艰苦的岁月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读吴静林长篇小说《疆山》

艰苦的岁月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读吴静林长篇小说《疆山》

2019-04-17 13:33    来源:珠穆朗玛网    作者:张陵    阅读:84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艰苦的岁月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读吴静林长篇小说《疆山》         作者:张陵 

  一

  共和国历经风风雨雨,走过了七十年,产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作家吴静林的长篇小说《疆山》写的就是其中的一个。作品把焦点对准我们国家民族最困难的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边境放牧连队,讲述着那里发生的一切。不是传奇,也没有猎奇,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兵团战士,每一天真实的生活。而这些生活,又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艰难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边境的巴尔克鲁山下,驻扎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牧业连。这里本来一片和平景象,被比喻成雄鸡尾巴上的一支美丽耀眼的羽毛,充满边地风情的魅力。中苏两国突然交恶,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危险。事实上,有些边境地区已经发生了冲突。这个时候的巴尔克鲁山地区顿时紧张起来了。牧业连也被紧急动员,接受上级命令,随时准备参战。在这个非常时间里,陆海江、董黎明、李雯等一批大城市的知青,来到了这个正处于严峻局势旋涡中的连队,编入了战斗力最强的青年班。这群知青带着浪漫诗意的想象进了山,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浓厚的备战氛围。小说一开始,就把主人公们置放到这样的特殊环境里,预示着凶险命运冲突的故事走向。

  中心故事线条很清晰。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边境地区要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又要尽量避免冲突,避免紧张局势加剧,防止事态扩大。落实到牧业连就非常具体,他们的任务就是每一年大雪封山的时候,要组织力量进行转场,赶着羊群通过双方争议地区,明确宣示主权后才回到驻地。一去就得好多天,知青们终于领受了大自然的凶险严酷。他们要克服险峻的山路和暴风雪,要受冻挨饿。这都不算什么,更危险的是突破苏联联防军的阻挡干扰。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擦枪走火。牧业连的女战士张红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苏军流弹击中牺牲的。所以,每一次转场,都被看作是一次生死考验。每一年,他们都要在这个季节里经受一次生死考验。他们每天的艰苦训练,都是为了这段受考验的日子。他们的青春年华,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像小河流淌着,像山花绽放着。这样的故事,今天说起来都没人信,以为天方夜谈。可是,这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生活,是这片土地真实上演的历史活剧。

  《疆山》虽然有个故事主线,其实更有意思的是围绕主线展开丰富边地现实生活的描写。牧业连虽小,却是一个很完整的世俗社会,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们。除了新来的知青以外,还有河南籍、江苏籍和上海籍的战士,还有哈萨克族的牧民。他们共同坚守在巴尔克鲁山里,为国家安全默默奉献着。在突如其来的危险中乐观从容,沿着封闭的生活轨迹,信心十足有滋有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有意思的是,人们一面准备和苏联开战,一边却唱着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主人公陆海江的思想进步和人生感悟,很多时候来自苏联文学。小说真实地描写着他们纯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生动地绘出一幅边地生活风情画卷,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疆山》这部长篇对那些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人们和青春充满怀念,对共和国的建设者们致以深切的敬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几十年守卫边疆,建设边疆,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无数的解放军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以他们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这段悲壮的历史。如果说,共和国是一部悲壮的史诗的话,那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史诗的华彩乐章,而牧业连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音符。这个时代可以淡远而去,但历史不可以被遗忘。小说通过这样的故事,提醒后人感恩前辈,也因此挺立起作品的立意,提炼出作品的主题,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

  浓重的历史感悲壮感,贯穿在《疆山》一书主要人物的个性中,成为他们性格品质形成的思想基调。任何一部小说,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好的故事,还必须写出与众不同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比故事还要重要。具有独特性格的人物所凝聚的时代现实以及生活的容量和信息,是一部作品价值所在。《疆山》所细腻描写的边地独特的风情和生活场景,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为小说人物的个性展开和性格打造提供了最佳条件。也就是说,小说人物的独特性,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实现的。

  小说有血有肉地描写了一大批生活在牧业连的人物,写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生存斗争的精神。其中两位主要人物特别值得一说,一位是陆海江,另一位叫赵长山。

  陆海江是文弱书生,但偏偏被放到一个随时准备上前线的张红珍班。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阳光透亮的青年来说,正符合他的愿望。高强度的军事训练,特别是赵长山不当班长以后那种接近魔鬼方式的训练,让他经受了进入新生活后第一次严峻的考验。由于他俄语有专长,所以每次转场都少不了他。每次和苏联边防军对峙,出现紧急情况,都需要他冲到前面,和苏军对话,宣示主权,消除误会,化解危机。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陆海江学会了许多生存的本领,价值观、人生观 、道德观也渐趋成熟。此时正值“文革”,阶级斗争如火如荼。边地虽然没有内地那样残酷无情,但也受到深刻影响,人际关系也变的复杂诡黠。陆海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领悟了真情、正义、友谊、良知、善良、虚伪、丑恶等概念的现实深刻含意,也开始深入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 他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边地生活里,在纯朴的人民当中磨砺了思想品质,找到了爱情和幸福。他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慢慢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担当、有领导才能的连队干部,在巴尔克鲁山扎下根来。作家在塑造陆海江这个形象时,特别注意突出他个性内敛的一面。他其实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有理想追求,却诚实对待现实。老老实实做事做人,从不偷奸耍滑。不怕吃亏,碰到好处,总是想到让给别人。这种个性开始有些吃不开,但却能够让他规避许多出卖自己良心得到好处的风险,保持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应该说,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具有浪漫情怀的理想,确立起作品主题的核心价值取向,有很强的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概括力。

  赵长山这个人物则更接地气,个性更突出。他文化程度低,脾气火爆,性格粗糙,爱喝酒,敢骂人。但他为人仗义忠诚,为了替牺牲的恩人张红珍报仇,他借酒劲想去摸苏军的哨所。虽然没有酿成外交事件,却也造成边境骚动。在当时,被视为政治上的严重事件,赵长山因此受到严格的审查。好在为人正直的老连长彭大明看好他,不仅没有处分,还让他当上了张红珍班的班长,负责把知青们训练成合格的战士。他获得了陆海江的友谊,娶了哈萨克族牧民的养女阿斯燕为妻。副指导员江涛将赵长山视为眼中钉,非但不信任他,还经常借故整他。赵长山为人豁达豪放,并不把这些事放在心里。终于有一天,赵长山因误杀了牧民的一只羊被江涛抓住把柄。江涛小题大做,要置赵长山于死地,将其送上法庭,赵长山因此判了一年徒刑。出狱后,在一次转场中,赵长山为救知青而献出生命。“文革”结束后,他终于得到平反,被追认为烈士。

  作者塑造赵长山这个形象就是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英雄品质,突出这个人物的悲壮感。这和作品主题精神是高度一致的。赵长山尽管处境险恶,受尽了磨难,但初心不改,他认定了彭连长是个好人,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就一心一意地跟着彭连长。他认定了陆海江是个好人,就千方百计帮助他保护他。他认定张红珍班,就忠诚于这个集体,连服刑也要在这个集体里完成,最终把他的生命都献给了这个光荣的青年班。他当然不是个完人,甚至是个毛病很多的人。曾经因为打老婆闹得沸沸扬扬,惹犯众怒,差点被扣上破坏民族团结的帽子。也曾为了让自己的女人吃上羊肉,误杀了牧民的一只羊,犯了错误。不过,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这个外表粗犷的人,有一颗忠诚正义的心,具备一种常人达不到的品质。正是这样,他才吸引着陆海江,感动着陆海江。陆海江正是从他身上汲取了思想和生活的力量。这个人物也许不算高大,但真实可信,是边疆那个特殊地区粗放的生活土壤中养育出来的民间英雄。

  陆海江和赵长山这两个形象互相衬托,相映成辉,构成了小说主题的人民立场,人民精神。可以说,这是一部讴歌人民,赞美英雄的小说作品。当代小说正在失去描写英雄的能力,《疆山》努力发现普通人身上的英雄品质,写出创造生活的精神和正能量,不仅把握住了生活的本质,而且坚持了正确的创作方向。

  三

  《疆山》这部小说最有魅力的部分就是把边地男女爱情写得风生水起,荡气回肠。主人公陆海江本来倾心高中同学李雯,没有注意到连长彭大明的女儿彭春燕在暗恋着他。后来,他发现李雯一心想出人头地,与自己的情感渐行渐远,遂开始留意这个经常缠着他画像的女孩,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小说安排了许多情节,去表现陆海江、李雯、董黎明这三个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当董黎明得知陆海江爱上彭春燕以后,赶紧找李雯表白自己的爱情,没想到李雯还在爱着陆海江。他们的情感,虽然都有着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之间的冲突,仍然显得很单纯,带着那个时代的风貌。这种单纯在今天是非常稀缺的。

  小说着重描写的女性是彭春燕。这是一位巴尔克鲁山养育出来的姑娘。热情天真,纯朴无华,有一颗天然的美丽的心灵。她带着大山里野花的芬芳,带着边地生活的气息,走进了陆海江的生活,并占据了他的心。与李雯的情感关系中,有些被动、有些迷惘的陆海江终于知道了自己真正爱的是什么人,感受到真挚爱情的美好。这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支持着陆海江形象的挺立。他们的爱情可以说是一首艰苦岁月的动人的生活之歌。

  如果说陆海江的爱情故事注重诗意的话,那么赵长山与阿斯燕的情感与婚姻则带着粗放的生活质感,带着鲜明的边地风情特色。阿斯燕是牧民马力克的女儿,虽然是当年收养来的汉族女孩,而且长大后发现她有精神上的疾病,但马力克还是把她当作掌上明珠,并在应该出嫁的年龄里,许配给自己的好朋友赵长山为妻。比阿斯燕大十五岁的赵长山也愿意照顾阿斯燕一辈子,可是婚后他才发现两人无法生活在一起。阿斯燕从小在牧民家庭长大,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与汉人完全不一样。阿斯燕甚至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整天都在外面骑马奔跑,赵长山训练回家连一碗面条也吃不上。时间长了就受不了,有一次就动手打了阿斯燕。从此,这两个人就这样打打闹闹,把整个连队搅成一锅粥。其实,赵长山内心里非常爱妻子,而阿斯燕内心里,也非常爱这个粗鲁的男人。慢慢地,赵长山知道阿斯燕必须吃肉才能开心,精神才能正常,于是想方设法给她找肉吃。这两个人的情感关系非常有意思,非常动人。这种看似矛盾却很深厚的情感,只有在巴尔克鲁山这个地方才更动人。

  小说最为凄美的爱情描写数罗豪才与齐桂花之间的婚外情关系。罗豪才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他听从作为高级干部的父亲的意愿,在边疆工作十来年。而齐桂花则是一个非常热心开朗的女人。她看到罗豪才吃不惯食堂,就主动提出来到她家里搭伙。两人特殊的情感关系维持了好多年,直到有风声说罗豪才要调回北京,才搅动了这一汪平静的感情湖水。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观念不同情不理解他们的爱。罗豪才是个厚道人,总是回避她的感情,又离不开她做的饭。两人直到要分别的时候,还保持着柏拉图式的爱情。小说以同情的态度写出他们两人的情感困惑纠结和人性挣扎扭曲,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情感的矛盾冲突。《疆山》中的婚外情细节展开和描写特别有人性的深度,也特别有道德力度,因此也特别让人揪心。作品为他们的爱情找到了一个归宿,让罗豪才意外死亡,埋在边地,齐桂花因此找到一辈子守候的理由,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另一种版本。

  黄佩佩与王长根则是悲情性的。黄佩佩是上海来的知青,受不了在山上放羊之苦,只好求副指导员江涛,找机会把她调到学校教书,也好和恋人王长根在一起。她因此一步步落入了江涛的圈套。以自己的失身换取了生活的权力,却最终无法面对爱她的王长根。这样的故事并不新鲜,却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女性受到的伤害,具有批判现实的意味。

  四

  《疆山》聚焦的是一个牧业连,实际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描绘出一个时代波澜壮阔的风貌,塑造出一批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凝聚起一个时代的道德精神力量。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方法。可以说,《疆山》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力度的优秀作品。中国文学走了那么多年,到现在才发现,现实主义文学越来越萎缩,越来越没有地位,因此也有人不断地呼吁现实主义要回归文学。其实,文学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文学是源自我们的民族的历史,源自人民的生活,就一定会有现实主义发展和进步的空间,现实主义也就永远不会退场。《疆山》的创作,证明了现实主义的旺盛生命力。

  (通讯员:王烨)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合作洽谈-广告服务-免责申明-隐私保护-RSS订阅-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