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浏览-保存到桌面-主站-投稿入口今天是2025年7月7日 
当前位置:绍兴门户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视角 ☉ 著名作家李巨怀《一切美好可以重来—评衍纸达人张凤英》

著名作家李巨怀《一切美好可以重来—评衍纸达人张凤英》

2018-12-24 16:58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202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衍纸艺术家张凤英简介




    张凤英,女,1969年2月出生,陕西凤翔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凤翔县东关逸夫小学副校长。多年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养成了爱岗敬业、争创卓越的工作作风,形成了勤奋钻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教学教研工作成绩斐然,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宝鸡市师德先进个人”、“宝鸡市骨干教师”、“县级教学能手”、“凤翔县第三届十佳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在省、市级重点刊物上发表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征文大奖。
    张凤英一直酷爱家乡传统剪纸、刺绣、编织等手工制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衍纸艺术,便被那惟妙惟肖、新颖生动的艺术形式所吸引,于是利用工作之余,借助网络认真学习、悉心钻研、动手实践。其作品构思独特、布局精巧、技艺精湛,具有浓郁的中国风的特色。在艺术创作中,大胆创新,运用传统艺术形式来表现时代精神和歌颂社会新貌,其作品呈现出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显著特点。创作的衍纸作品先后在多家报刊发表,宝鸡市电视台和凤翔县电视台“影视文化栏目”曾对她做过专题采访报道,在广州手韵工艺品有限公司举办的“2015年手韵衍纸达人作品展”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荣获“年度优秀衍纸达人”称号,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2016年3月8日参加了“凤翔县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6周年文艺汇演”现场演示了衍纸制作过程,成功举办了衍纸画作品,陕西新闻网,西安晚报先后做了采访报道。


 
衍纸达人张凤英作品展示





 



























               一切美好可以重来
                        ——评衍纸达人张凤
                                  文/李巨怀

       “凤翔有三宝----东湖柳、柳林酒、妇人手”。“花开美酒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饮凤池、柳林酒一旦贴上东坡翁的标签,自然成为人间佳话,文化地标。遥想千年前“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过境路人,知味停车,闻香下马”。啸聚君子亭、引吭西凤酒,折柳送别,流连往返。何等的辉煌和壮观,富哉关中,酒哉西风,实乃名不虚传也。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这首《凤女台》,应最能诠释凤翔三宝之“妇人手”个中韵味了。“萧史弄玉”应是中国最美妙动听的爱情故事,它虽无牛郎织女凄丽、引人入胜,但却最能反映老百姓的心怀和想往。有萧史自然有弄玉,有弄玉必然有遗踪,“妇人手”自在情理中了。
      凤翔乃传统手工艺之乡,剪纸、泥塑、木版年画、马勺脸谱等驰名华夏,享誉世界。这些肇始于周秦文明发源地的人间瑰宝,正是前仆后继无数聪慧灵巧的“弄玉”之手成就的,无不闪烁着凤翔“妇人手”的光芒和睿智。因此渊蕴,因此传承,凤翔张凤英的衍纸艺术,在西府大地百花园中一支独秀,竞相绽放,从一侧面也印证了凤翔民间艺术的博大和蓬勃。
      衍纸画又称卷纸画,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工艺,源于古埃及,成于地中海诸国,与宗教圣物相伴生,十六至十七世纪西欧上层社会流行,充分吸纳雕塑绘画技艺,因其独特魅力渐行世界,广为传播,是纸艺一族中最能绽放心灵之美的一种边缘艺术。通过卷曲、捏压,心手一致而形成原始设计,再通过描绘、上色、压凸造型、穿孔、点刺、剪裁等工艺,幻化成优美高雅艺术品,实乃纸艺大家庭中的典范。貌似简单冗繁,实则工艺奇崛,构思深远,非等闲之功所能逮也。无水滴石穿之耐心,无禀赋天成之内秀,实乃难登大雅之堂矣。因其无尽紛繁,也正契合能妙化万物的“妇人手”之神功,也因其纤纤素手之翻飞,方才叫衍纸艺术在凤翔这块艺术沃土大放异彩。
      张凤英正是西府大地衍纸艺术天穹中最亮丽的那颗星。因凤翔万丈深深之底蕴,因从小潜移默化之熏陶,更因其惠心兰质之天资,张凤英的衍纸艺术就多了一份自然天成的通灵之感。她信手拈来的衍纸作品新颖生动,惟妙惟肖,她充分借鉴幼时家学的传统剪纸、刺绣编织等诸艺,作品自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极富生命力。她创作的《可爱的小女孩》,寓意深远,令人遐思;《雍州八景》,气象万千,拍案叫绝;《东湖揽胜》,翠柳摇曳,美不胜收;《回龙烟雨》,山势巍峨,无上清凉。她用心创作的上百幅作品都构思精巧,各具特色,具有浓郁中国风,这也正是张凤英作品屡获大奖之特质。我曾有幸得其一副《个鸟独栖》画作品,静立案头,每每观之,不免物我两忘,天地洞开。 
     从艺术生命的角度讲,张凤英正处于其艺术生涯的成熟期,成熟意味着高度,成熟意味着品质,愿她心怀美好,慢慢修行,创作出更多有思想大水准的好作品。
鲁迅曾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明和文明相遇方才会更加绚丽。今天当我们满世界寻觅还原我们人类的智慧之光时,我们是否应该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多关注一些最具我们民族文脉的来源于百姓底层的灵魂作品。
   
                                          李巨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
                                                      戊戌年冬月于陈仓半心斋


李巨怀简价:


      李巨怀,男,汉族,1970年11月18日(农历)生,陕西岐山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安大学研究员,多所高校客座教授,陕西社科院特约研究员,陕西省渭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国学研究会会长,宝鸡国学院院长,宝鸡市市管优秀拔尖人才。《宝鸡国学》主编,曾任《金台观》杂志主编,《金台瞭望》报主编,金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金台区文联主席、金台区社科联主席,曾任教师、综合组科员、副主任科员、机关事务所所长、副馆长、区文化旅游产业办主任、区文联主席,现任宝鸡市金台区委党校书记、校长。
      从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代表作有2000年出版报告文学集《开拓之路》,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没有波长的阳光》并再版两次,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牲》,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书房沟》,2013年出版随笔集《清水河》,2015年出版策划文论集《信言集》,2016年出版散文集《今晨新语》,多次入围鲁迅文学奖等大奖;2008年11月,长篇小说《老牲》获全国梁斌小说奖;《老牲》《没有波长的阳光》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2012年长篇小说《书房沟》入选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作协等五部门牵头组织推介的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西风烈”丛书》,被陕西文艺评论界称为宝鸡的《白鹿原》,是一部重现大关中沧桑岁月变迁的惊心动魄的近代史,多次再版,盗版无数。并被《宝鸡日报》连载,宝鸡广播电台联播七次,2014年初获中国当代小说奖,2018年,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第四次再版发行,并多次获宝鸡市文艺大奖、文艺创作一等奖。由西影集团和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建国70周年献礼片——电影《书房沟》项目正式启动,改编自李巨怀长篇小说《书房沟》。这也标志着继《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陕西题材影视作品上映之后,又一部展现秦人秦地秦风的影视大片即将拍摄。这既是宝鸡本土作家描写宝鸡的故事首次搬上银幕,也是影视陕军走向全国的又一力作。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合作洽谈-广告服务-免责申明-隐私保护-RSS订阅-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