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赵文君)号称“一天一斤”的网红减肥食品,却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一些网红减肥食品的减肥效果显著,却有可能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等药物成分。
从2017年7月开始,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在全国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案件4.9万件,货值金额17.1亿元,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分子8900人。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10例食品安全典型案件,彰显了政府打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的决心。
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有的造成急性中毒事件,有的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这一直是食品监管严厉打击的重点。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安全法研究中心主任刘筠筠说,一些网红食品在短时间内可能有明显效果、欺骗性很强,代价是身体严重受损,消费者对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主要分为以下情形:一是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和虚假宣传。二是采用发布虚假广告和不正当手段推销产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其中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欺诈行为较多。三是故意混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三者概念,特别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违法宣称疗效,消费者很难辨识,容易上当受骗。
我国食品产业占GDP约15%,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健食品产值超过了3000亿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专家表示,要转变监管理念,由终端产品检验为主逐步转向生产经营过程监督检查为主,尽早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让监管跑在风险的前面。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