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在线湖北讯(公益记者 秦海淋 )2018年12月7日,“2018年一带一路中国式摔跤发展研讨会”在“2018年一带一路中国式摔跤大赛”前一天,于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召开。研讨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摔跤协会、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熊凤山,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摔跤协会中国式摔跤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宋兆年,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摔跤协会中国式摔跤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沈志刚,中国摔跤协会中国式摔跤发展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兼裁判委员会主任王彦会,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王艳、董大勇,北京中奥基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幼儿体能与足球教育研究院秘书长闫志军,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监事殷国梅等领导和嘉宾,以及来自乌克兰体育部等国际友人们出席了会议。
来自北京、湖北、湖南、广东、内蒙古、西藏、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市自治区,以及乌克兰等国的教练员对中国式摔跤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人们对运动的热爱,是运动项目发展的基础。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摔跤协会中国式摔跤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沈志刚谈到:中国式摔跤需要在竞技性、文化性、教育性、娱乐性、健身性、科学性等方面将意义凸显出来,让更多民族和国家从不同角度接受中国式摔跤。推动中国式摔跤要依靠文化部,教育部,体育局,外交部,协会等共同推动,未来逐步形成国家战略。攥起拳头,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中国式摔跤要进行普及教育,从娃娃和校园中开展起来。只有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有发展的力量。
北京中奥基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幼儿体能与足球教育研究院秘书长闫志军谈到: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是发展,发展是什么?发展是需要有变革的,要想发展首先是要自我的变革!中国式摔跤是最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相伴而行,可今天中国式摔跤还没有被太多的人所了解,群众基础十分薄弱,这么好适合全民健身运动的项目还没有成为奥运会的项目,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上,中国传统文化是讲一阴一阳的,表达形式有时也是亦正亦邪的!像中国式摔跤这样武术类的项目,传承方式多数都是以门派拜师的形式出现的,传承虽保持了专业的纯正性,但包容性很差,并制约了发展。社会在飞速发展,从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也给咱们中国式摔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中国式摔跤要发展,更要走出国门,摔跤仅仅是一种形式,能走出去也是在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式摔跤要想走向国际舞台去绽放光彩,就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今年8月16日,中奥基业为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揉中心成功承办了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国式摔跤教练员的培训,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我们深深地懂得中国式摔跤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更能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品质,最重要的是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今年12月2日,我们在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刚刚成功承办了由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主办,中国足协支持的“中奥基业杯~首届全国幼儿足球大会”大型公益活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与赞许!为中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愿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为了中国式摔跤项目的发展,中奥基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支持中国式摔跤发展至永远!
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摔跤协会中国式摔跤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宋兆年宋兆年谈到:发展中国式摔跤,要提高中国式摔跤发展的高度、广度、深度,和文化自信结合起来,要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份责任,共享一份力量。近几年,中国式摔跤发展得益于党中央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举摔柔中心也做出了很多工作和努力。专业比赛从几十人参与到七八百人参与,两三年时间发展很快。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式摔跤的发展趋势,我们还需更加努力,把握趋势。竞赛形式要多元化,多样化,专业比赛要和休闲体育结合起来,提高观赏性,娱乐性;要和老年健身结合起来,扩大影响,产生更积极的作用。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力争在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熊凤山最后总结到,中国式摔跤近几年发展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首先是举摔柔中心对项目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有这么多人有共同发展的愿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概念,对中国式摔跤来说,这是一个对中国式摔跤发展的一个契机。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借用古丝绸之路文化底蕴,高举和平发展旗帜,让中国式摔跤在一带一路大战略下蓬勃发展。中国式摔跤不仅仅是竞技,更要作为教育来发展。中国式摔跤要和国家大政策紧密结合起来,要从思想认识上提高政治认识,作为政治战略来发展。未来,中国式摔跤的发展要采用政府支持,协会主导,社会参与的形式来开展。中心也希望吸纳更多热衷于中国式摔跤发展的有志之士,在具体工作上共同参与。中国式摔跤是包容的,开放的,未来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在中国式摔跤的舞台上,我们希望能够融合更多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俄罗斯桑搏,蒙古搏客,等等各民族摔跤都可以和中国式摔跤融合发展。我们要发挥体育在一带一路上应有的作用,加速一带一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走出去,在竞赛中促进两国甚至多边国家的文化交流。通过国际化,全球化的交流、培训、比赛,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发展成效。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