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河长制)办公室近日公布了2017年“清三河”达标县(市、区)名单,海盐县名列其中,这标志着海盐县“五水共治”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域水质扎扎实实迈上了新台阶。
河道治理分段包干,保持长效“回头看”
据了解,海盐县境内内陆河道总长1561公里,河、湖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地总面积的5.01%。在“清三河”行动中,海盐县按照垃圾不入河、污水无直排、河水不黑臭的总体要求,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河道综合治理,重点推进小河浜、断头浜、污染重点区域及农村水环境卫生死角的清理,整治垃圾河120条60.55公里,黑河、臭河61条29公里,三年多来累计清淤河道1132条425.65公里,打捞沉船2429艘,极大改善了水体流动性,提升了县域水质。
海盐县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进“清三河”治水工作,全县实行了河道治理分段包干责任制,在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发挥乡镇村的治水作用,有力推动了治水工作。
治水非朝夕之功,需长久为之。为保持治水成效,海盐县开展“清三河”回头看专项检查,对已经摘掉黑河、臭河“帽子”的河道重新复查,督促落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严防垃圾河、黑河、臭河反弹,持续保持县域河(航)道保洁全覆盖。2014年~2017年,海盐县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连续保持优秀。
打好“截、清、治、修”组合拳,源头治理不松劲
剿灭劣Ⅴ类水是“清三河”行动的升级版。2017年,海盐县既借力剿灭劣Ⅴ类水,也严防“三河”反弹,全力以赴打好“截、清、治、修”组合拳,持续深化治水。
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原则和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标准,海盐县深入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开展“低小散”企业的专项整治,仅2017年就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涉及企业190家,完成率达226.2%;淘汰和整治存在问题的“低小散”企业(作坊)1694家,完成率达282.3%。
此外,海盐县还不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应用测土配方、农药化肥减量;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机制;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雨污分流整治和改造等工程,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实现生猪散养户全退养,规范规模养殖场日常监管,有效保障了“清三河”的顺利推进。
落实机制巩固成效
治水不仅从源头抓好,也需要良好的治水机制护航水质长效好转。海盐县以“一河一长、一河一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统一协调、分级管理”为工作原则,设立县、镇、村三级河长823人,健全河长巡河、工作交流、工作协调和水质分析会制度,建立水质评价和考核公示制度。同时,村村设立“第一书记”、挂出“作战图纸”、修订村规民约、进行水质公示、配有保洁队伍的基层治水“海盐经验”多年来也一直在发挥着高效的护航作用。
群众生活习惯的改善,也有助于巩固治水成果。近两年,海盐县按照“人人减少垃圾、户户分类垃圾、可腐烂垃圾不出村、不可腐烂垃圾分类处置”的要求,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并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生活垃圾减量成效明显。
2017年,海盐全县154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剿灭,12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继续保持在Ⅳ类水及以上,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提升至62.5%;南北湖水质断面继续保持Ⅱ类水,是嘉兴市唯一的Ⅱ类水断面;千亩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1.9%,同比提高6.5%。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