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香斋印象
——朱荣发篆刻艺术欣赏
文/赵京林
篆刻是一门古老而又独特的传统艺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印章使用的文献记载。“印″是个会意字,左半部是个"爪"字,即手,右半部是个"卩"字,古文字是一个屈膝弯腰的人,合起来就是用手按压,这就是印的原意。印者,信也;在古代代表着诚信与权力。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篆刻的重要性;到了明清,诗、书、画、印珠联璧合,别开生面。
秋后的邳州也如周边地区一样,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连绵的秋雨接踵而至。坐落于邳州闹市区的无香斋则是分外宁静,总会如约迎来泡茶、品茗、读谱、临帖、治印的主人。这就是江苏篆刻研究会会员、邳州印社社长、篆刻家朱荣发先生最平常一天的开始。
名字有如一个人的商标,朱老师的大名就浓缩了篆刻艺术的邳州符号。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朱老师就已涉足篆刻艺术,如胶似漆的感情从未中断,其篆刻先后得到了韩天衡、徐畅二位老师的指导,初习吴昌硕,继而秦汉,近年来多用心于古玺。他追求高古雄浑的审美风貌,方寸之间,纵横捭阖,气象万千。
篆刻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作为一名篆刻家,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字学、书法功底,更要有大量的临摹、创作实践。如何分朱布白、虚实相生,一一了然于胸,然后上石奏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是《诗经》中耳熟能详的话;到了《论语》里,被孔夫子引申为“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其实,这个道理应该是篆刻艺术的发轫,也是朱老师为人治印的信条。学习篆刻亦如书画,要从临摹古代经典入手,朱老师十分注重临印,临摹了大量的古代名作。朱老师的创作注重印文的大小参差,俯仰欹侧,总体看来,印面空阔开朗,疏密有致,特别是边框的处理,将奇拙寓于平和之中,用刀泼辣,线条爽利,整体气息完整,收放、避让,线与面、曲与直、残与全等等的对立统一,险中求稳。
无香斋没有香艳沁人,触目皆是琳琅满目的各种印石,据朱老师透露,目前收藏的印石逾万枚。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花甲之年的他仍然乐此不疲,不问收获,伏枥耕耘 ……
宁静致远
坐看云起
悠然见南山
山阴道上
十日一山 五日一水
几度夕阳红
位卑未敢忘忧国
以和为贵
神马都是浮云
且饮墨瀋一升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号-1
版权所有:绍兴头条网 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绍兴头条网:QQ2805735231@qq.com,1303647702@qq.com 联系地址:绍兴市东昇苑南区四幢504室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