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门户网 ☉ 绍兴头条 ☉ 高手在民间!诸暨牌头竟有一位制弓大神!一张弓卖上万!

高手在民间!诸暨牌头竟有一位制弓大神!一张弓卖上万!

2020-03-18 09:1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501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导读:记者 蔡东森 姚铭阳/摄 高手在民间!这话可真不错,诸暨民间就隐藏着许多高手,让人由衷赞叹。 今天要说的是一位牌头的制弓大神王碧峰。这位大神做的弓,国外的人都跑来买,还有人用他做的弓在全国比赛中屡屡拿奖。 制弓人的世界,出奇冷 王碧峰,诸暨牌头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服装纺织行业。“会挽雕弓如满..

记者 蔡东森 姚铭阳/摄 

      高手在民间!这话可真不错,诸暨民间就隐藏着许多高手,让人由衷赞叹。

  今天要说的是一位牌头的制弓大神王碧峰。这位大神做的弓,国外的人都跑来买,还有人用他做的弓在全国比赛中屡屡拿奖。

  制弓人的世界,出奇冷

  王碧峰,诸暨牌头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服装纺织行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为一个男生,王碧峰从小受武侠剧影响,对弓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大学的时候,王碧峰看到一篇北京聚元号弓箭报告调查后,就对角弓的魅力念念不忘,一直将业余时间倾注在研究角弓上。

  角弓,就是用牛角、牛筋和竹木为原材料制作的弓。跟“弯弓射大雕”的豪气冲天和热血澎湃相比,制弓者的世界,却是“冷”。这个“冷”,是制弓时的冷静和执着,也是这门手艺的冷清和孤独。王碧峰说:“做一张角弓,需要上百道工序,花费近一年时间,现在很少人有耐心一步步学完,全国做弓的匠人屈指可数。”

  2007年,王碧峰开始正式着手制作角弓,他在网上找到了国内复原了第一把筋角弓的专家高翔。高老师倾囊相授,把自己的研究所得传授给王碧峰。之后,王碧峰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不断提升弓的寿命和效率。

  随着研究的深入,王碧峰制作的角弓种类也不断增多,和田弓、斯基泰弓、北印度螃蟹弓、明弓、清弓、元弓等。不同的弓按照用途设计各有特色,比如中国清弓,射程不远,趋向于破甲,动能非常大。

  这是一张活的、有生命的弓

  制弓的过程,最难的还是由于制弓技艺的失传断代,没有详实的资料可以借鉴,只能依靠反复实践试错。

  王碧峰说,最初尝试上弦的时候,弓的弹性很好,拉了几天之后不是这里开胶了,就是那里断掉了,做到第五年的时候,感觉仍未入门。

  网上很少能找到资料,王碧峰只能通过不停制作来总结经验。这是极其苦闷的一件事,因为工序复杂,一年只能做几把弓。第一年做一把弓失败了,第二年再试,又一年过去了。

  “没有别的办法。”王碧峰说,“这段时间很漫长,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早就耐不住寂寞了。”支持王碧峰十年如一日的,是他对这种自然材料性能的着迷。在王碧峰看来,一张弓是活的、有生命的,它们有着未被工业机器掺杂过的纯粹与美好,保持着世间万物最原始的自然。王碧峰说:“角弓效率很高,在60磅的拉重下速度可以达到每秒70米左右,还是要感叹老祖宗们的技艺高超。”

  制弓人的传奇,还在续写……

  王碧峰制造的角弓,主要用于收藏和比赛,每张弓价格在10000元以上,受到不少爱好者的青睐,还有远在大洋彼岸的西班牙人前来求弓。2019全国传统弓比赛中,使用王碧峰制作的长梢弓选手获得全国射准第二名;去年,该选手同样用王碧峰定制的清弓,在浙江西塘举办的破甲大赛上获得了第一名。

  角弓没法机械化生产,各个工序串联在一起,必须由一双手做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弓的寿命和性能,王碧峰每年最多一批生产20多把。 其次是角弓对使用者的素养和技能要求很高,需要专业维护,市场小众,不可能走商业化之路。

  在中国,制弓文化早已断层,整理研究,实践传承实属不易,而王碧峰在做的就是凭着自身热爱,将制弓文化从历史中挖掘出来,一点一点粘合这门技艺的缝隙,续写制弓人的传奇。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