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纸、烟盒、画画书、火花、钱币、粮票、邮票这一些玩意因为它的特殊性,受人喜好,往往都被打上历史的烙印。小时候的把玩,积攒留存,影响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经历,它们是见证社会发展的产物,值得收藏。
收藏的雏形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玩糖纸、拍烟盒、集火花、看画画书、使用花花绿绿的粮票,吃着国家供应的粮食,无忧无虑过着日子长大;那时,上学背着薄薄的书包,书包里只有语文、数学、政治、自然等三、四样课本,再加上二、三本作业本,有时还要参加批林批孔的政治活动,老师带着我们走出教室,开阔视野,参加学工、学农、学军的社会实践活动;那时天真无邪,感觉生活学习没有压力,玩这一些小玩意的时间很多,童年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记忆犹新。
把玩过的糖纸、烟盒、画画书,玩完后又放起,慢慢积攒堆放起来就会越积越多,还能在伙伴面前炫耀显摆,那时不知道是收藏,今天细想起来,那就是收藏的雏形。
以至于很多年过去了,国家早已经改革开放,我已成为一个教书先生。有一天,我清理小学的课本,翻开书,一道数学应用题:贫农张大爷今年收了200斤稻谷,给地主交了租子80斤,张大爷还剩多少粮食?此题让我默默发笑,当时,数学题也打上了阶级斗争的颜色;时代的烙印同时深深印在幼小的心灵。继续翻阅,在书中突然发现夹着的几种印有盐源县食品加工厂的糖纸,一看,糖纸没有包过糖,纸上还有蜡,一想,那是当时班上居住在加工厂的一位女同学送的,一晃,40多年早已过去。
再翻开一本语文课本,书中夹着的红缨、金沙江、红芙蓉、大前门、红英、牡丹、大重九、中华、飞燕、春耕等烟盒展现眼前。说起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小时我们比较好奇,有一次,几个同学凑够8分钱,由一个同学到商店悄悄买了一包经济烟,一人分几杆一包烟就完了,大家偷偷的学吸烟,一个个吞云驾雾学大人的派头。过后被一家家长发现,几个同学吸烟还挨了父母的打骂,我们最担心的是大人说的口头禅:吸烟后长不高,变矮子。
当年,捡大人抽完烟,丢的空烟盒来玩,也算一种乐趣,如果运气好,一天能捡到几个价格高的烟盒。说起来拍烟盒是我们的赌博游戏,我们把折成三角板的烟盒在青石板上拍来拍去,冬天,手都拍裂开,冒血珠,就是为了把其他小朋友的烟盒拍翻,赢过来变成自己的玩物存起。
童年,充满了无知,好奇,做了一些荒唐事;但跳绳、藏猫猫、跳房锻炼身体是好事,总之都是寻找乐趣使自己长大成熟。童年遗留下来的东西,今天都成为了记录历史的收藏品,述说着我的成长故事。
成为十大藏书家
积攒糖纸、火花、烟盒,还不过瘾;儿时的画画书(连环画)还最牵引我的魂。七十年代初,还未发蒙时我就被画画书吸引,凭着图画猜测阅读连环画的内容。空闲无事,还在小伙伴面前表现自己,装模作样的拿着一本《一块银元》的画画书,讲其中的故事给小伙伴听。
1972年入盐井小学发蒙后,为读懂连环画的内容,我拼命的学习文化知识。记得同哥哥一起到月亮塘抬茶水(甜水)的路上,看到大街墙壁上张贴的各类标语我俩就反反复复的顺读,倒认;比赛读的熟练程度,以多认字为乐趣。居然读二年级时我就能写批《三字经》的儿歌在校会上朗诵,三年级时就能读懂小说《高玉宝》,并把其中的《鬼子兵来了》、《上山东》等十三个篇章题目背得滚瓜烂熟。
由于家境所迫,平时的零花钱舍不得吃零食,积攒一点零花钱后哥俩就用来买书看,还无意中把每本书的书价记得很牢。79年读初中时,我就能把《三国演义》整套连环画《桃园结义》、《三国归晋》等1——48集的顺序背出,并能背出每本书的书价、页数,如《赤壁大战》是0.16元,110页;这是我发现了书价与页数的一点规律,总结后就便于记忆;直到现在我都还能背10多本书的定价、页数。
1978年至1982年,国家政策好转,周末、假期,在县文化馆门口,大礼堂门口我还摆书摊五年,以每本书2分钱的收入扩大书摊,增加自己的读书量,并且还能筹集到自己的学费和购书的钱。其间以4.30元购得《西游记》一套,6.05元购得《红楼梦》一套等小说收藏。现在细想,练摊,锻炼了自己的经济意识,还为盐源县的文化市场兴起发挥了带头示范性,为盐源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藏书家评选完后,民清版本的《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线装书30多本,八十年代初期的连环画550本,还有70年代的《金三角》、《五十一号案件》我手抄的5本手抄本等书籍被我打包封存收藏。家里几个书架,还放满各类书籍2000多册。买书、览书、藏书,在2001年国庆佳节,盐源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授予我盐源县“十大藏书家”称号,赠予牌匾、证书。
读书是人生的最大乐趣之一,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藏书给我极大的帮助,提高了我的修养素质。虽然平生入正规学校读书11年,文凭仅仅才是一个中专生,但是后天的努力学习,造就了我知识面广,事业有成;2007年,有幸成为盐源县第四批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笔耕28年,终有回报,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12年度“十佳教育新闻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拥有副高专业技术五档职称;真是知足常乐,收藏给力。
收藏邮票使我成为集邮达人
在凉山称我是集邮达人,想想过去,真是惭愧;1977年接触邮票时,当时,把一枚枚邮票从信封上撕下来,放在笔记本里面,没事的时候翻开自己欣赏一盘图案与内容;闲时,拿出花花绿绿的邮票还眼气身边的小伙伴,那是攒邮。
读完三年初中,攒积的邮票近百张,此时,还把一些古钱币,纸分币,粮票收集一份放起;多年后,藏友说,市面上纸分币要带阿拉伯数字才有收藏价值。我立马找出过去的1、2、5分纸币,一看,真高兴,确实如此,后来收集的二扎纸分币只有罗马数字没阿拉伯数字,据说不值钱。
1980年,中考结束,求学会理师范,从盐源走出的我,来到会理文化古城,受会理文化的熏陶,古城街道店面牌匾,小巷民居,书法摄影展都充满了好奇与仰慕;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一切的一切,使我眼界大开。开放的政策,文艺复兴,百花齐放,收藏的春天到来了。
托请同学在西昌帮我购买了第一本集邮册,邮册一到手,马上把邮票放在邮册里,既美观又规范。
在学校阅报栏看到一期《中国青年报》,载有集邮的书籍出版,拿出纸笔抄下地址,邮寄款项到北京,购回《集邮图鉴》学习集邮知识,在会理邮局零购书摊购买每期《集邮》杂志,在新华书店又购买《中国邮票史话》、《集邮百科全书》、《集邮长知识》等专业书籍,有了这一些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头脑,什么首日封、首日实寄封、纪念封、小型张、小版张、四方连、版票、小本票、极限片、带版铭、年票册……等集邮术语及邮品样子我都说得出一个所以然,我的集邮知识一下就丰富了许多。
几十年的坚持,长期如一的坚守,人是要有一点精神支柱的;这就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对事业的一片忠诚。收藏几十年,悟出一点,人也是可以或应该有一点爱好和情趣的,一个人有陶冶情操的兴趣和爱好,是生活得充实愉快有意义的象征。
每当我到外地旅游或公干时,都会到邮市去逛逛,或者到熟人朋友或爱好者当中问问,看是否碰运气能淘到自己所缺的邮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终于配齐从1985年到2019年这34年的年票册。
闲暇之余,拿起笔墨舞舞,写下集邮的只言片语,偶尔还有豆腐块文章见报。设计的集邮贴片《中国革命史》、《敦煌壁画》还能参加邮展,1986年盐源开办集邮业务后,自己设计的几个实寄封记录了盐源集邮发展的历史。1996年盐源成立集邮协会,还当选副会长,1998年以来,被凉山州集邮协会连续五届选为理事,参与凉山的集邮工作事务,会上收藏的每届理事们签名邮资片也有了历史价值。
涉足集邮40多年,收淘的邮品我当成宝贝,把它看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一种人生的追求。空闲时刻,亲朋藏友来访,泡杯清茶,洗净手掌,拿出邮册把玩,观看解释,这是中国《集邮》杂志总编姚振亚的回信,那是广州、上海、辽宁丹东、安徽、成都、重庆等地邮友互通的信件,实寄的首日封;喝口热茶,与友磋商探讨集邮方面的心得和感受,相互吹吹集邮趣事,其乐融融。
收藏,见证历史;收藏,让我们发现历史。目前,接着完成盐源县收藏家协会的成立,挂牌,也是作为常务副会长的我,业余操办的一件事情,回忆收藏的酸甜苦辣,品味历史,珍惜今天,感受赏玩的乐趣,这也是一种幸福人生。
周国洪,男,汉,51岁,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盐源县政府街小学副校长,业余爱好读藏书、集邮、绘画、摄影、写作、集钱币、粮票等;系州新闻学会会员、凉山日报审读员、州集邮协会理事、盐源邮协副会长,盐源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社会兼职颇多,是许多社会团体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