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门户网 ☉ 绍兴头条 ☉ 文化探源——崇仁古镇:江南水乡的魂魄

文化探源——崇仁古镇:江南水乡的魂魄

2019-04-29 10:43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179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导读:“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是李白的诗句,这里的“剡溪”,就是流经嵊州的曹娥江干流。崇仁古镇原名“杏花村”,现常被人呼作“剡溪人家”。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南宋以降,崇仁出过不少..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这是李白的诗句,这里的“剡溪”,就是流经嵊州的曹娥江干流。崇仁古镇原名“杏花村”,现常被人呼作“剡溪人家”。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南宋以降,崇仁出过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达数十人。到了近现代,越剧创始人之一马潮水,“越剧皇后”筱丹桂、“金嗓子”傅全香的师父裘光贤,围棋国手马晓春及其开蒙业师董樟根等等,都是崇仁人。”随行的崇仁人高太兄自豪地介绍。

  走进崇仁,面对抬头可见的高耸檐角,脚下行走的青石板与石蛋路,以及迎面相逢的珠联璧合,有独立成章的老台门,人们就能感悟到它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风姿情韵,灵秀和奇异。

  步入崇仁,从明代至民国的古建筑群序列完整,类型丰富。以玉山公祠五联台门等为代表的保持较为完整的老台门就有150余座。它们各自独立成院,之间用跨街楼钩连,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

  崇仁民居体现了徽派建筑清淡、典雅、含蓄的风格,风火山墙,错落穿插,住宅外围的墙壁高耸起翘。大的住宅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小花园、戏台等。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都体现出一个与北方民居的明显区别,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绘,墙用白瓦青灰,与北方民居的绚丽色彩相比十分淡雅。

  由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崇仁古镇还孕育和发展了越剧、围棋等特色文化。提起越剧的发展史,不能不提及位于崇仁古镇的玉山公祠。玉山公祠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崇仁规模最大、建筑最精、保存最好的宗祠建筑。

  如今的崇仁古镇,尚未得到开发,因此显得古旧破落。但对摄友、驴友而言,原生态的古镇是他们最为心仪的地方,在他们眼里,原汁原味的古镇最能体现一个字,那就是“真”。眼前的崇仁古镇,就是这样一个小镇。


  此时此刻,笔者不禁想起与友人王林(中国著名诗人)同游崇仁古镇时的一首随性而作之诗:

  心的归途

  作者:王林

  把心划成长长的线

  一头是崇仁古镇

  一头是异乡的我

  举起家乡的黄酒

  溶进杯中的是缕缕的思念

  化成了一串串乡音的数字

  心的归途

  我沉醉在满满的思念里

  我恨过那晚的天

  那夜的月

  乱我心旌的

  是古镇柔柔的呼唤

  那是家的呼唤

  那是母亲的呼唤

  我饮下了离情

  饮下了古镇千年的韵味

  别了我的母亲

  我生命的血源地

  让风捎去我的痴迷

  悄悄地

  把一颗游子怒放的心

  藏起

  在离故乡

  月亮最近的夜晚

  慢慢地绽放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