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门户网 ☉ 财经资讯 ☉ 消费金融40人智库论坛:加强行业自律 解决行业痛点

消费金融40人智库论坛:加强行业自律 解决行业痛点

2018-05-28 16:0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1158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与强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的“行业自律与规范发展”成为了各界关心的的热门话题。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消费金融40人智库论坛联合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研讨会,来自消费金融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政府、监管部门领导以及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的消费金融行业专家学者嘉宾合影

  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势在必行

  2017年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迅猛发展的一年,中银、招联、捷信三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已经超过10亿元,苏宁、华融、中邮等消金公司分别实现了扭亏为赢。

  随着监管层面的收紧,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改变。消费金融的本质上仍是金融,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如何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自我约束有机结合,成为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消费金融40人智库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兴科强调,规范和自律是消费金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规范的意义在于有章可循,正本清源。自律的要义在于提高自律意识,自我约束。严格自律是解决好行业突出矛盾和痛点的重要基石。消费金融行业自律可以在负责任贷款、消费者保护、建设企业内部制度的行业标准化、企业客户服务的行业规范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王刚指出,金融监管部门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通过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防止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降低引发金融风险的概率。宏观政策要求持牌消金机构需要调整发展节奏,更加注重贷款发放全流程的合规管理。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董事长王琪生认为,从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严厉的规范整顿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是一大利好,恢复良性竞争的秩序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强监管也是持牌机构苦练内功,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填补非持牌机构撤退后市场空当的良好机遇。相信次轮行业调整将加速行业调整,有利于市场出清,并给持牌的、规范的、理性的、有经营特色的机构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包银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助理汤向军表示,希望消费金融行业有相应的行业协会,协会可牵头对相关监管政策进行统一解读和同业讨论,这会加快各公司对政策的深刻理解和及时执行,有利于行业自律和规范化发展。

  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总裁林春在发言中提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整个消费信贷的市场规模中占比还很小,行业还处在摸索期。在这一环境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应当主动发声,扩大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担当起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希望有关部门根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修订针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管理办法,鼓励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挥更大的价值。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钟鼎礼表示,当前消费金融行业正处于新时代的新起点,行业的发展和机遇必然也会带来问题和挑战,作为消费金融持牌机构,必须跳出旧的思维模式,直面问题和挑战,用全新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并努力实践,彰显消费金融行业持牌机构的价值。他建议,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可以从主动加大调整业务模式、积极开拓消费金融场景、不断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等多方面着手,来探索设计消费金融新的流程和机制,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促进社会效益、行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多方平衡和最优解。

  行业痛点:支付、资金、成本

  消费金融属于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典型代表,但是与会嘉宾普遍反应,目前持牌消金公司基本能够做到“普”(业务下沉、场景下沉、客户下沉),却很难做到“惠”,其中支付、资金、成本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三大痛点。

  有嘉宾指出,消费金融公司虽然是持牌金融机构,却不能直接加入央行清算体系,不能为客户开立结算账户,所有支付结算必须依靠商业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支付问题不仅推高了消金公司的经营成本,还经常会出现客户因为不了解转账规则而造成“技术性逾期”。据相关机构测算,消费金融公司每发放一笔数千元元的消费贷款,按照12期分期来计算,平均需要支付约数十元的通道费用。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指出,欧美一些成熟的消费金融公司均可以发行信用卡,同时可申请接入VISA、MasterCard等清算组织。对此,他建议国内金融主管部门可参照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接入银联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给予消费金融公司独立BIN号段,就可以解决其支付结算问题。

  此外,资金来源与融资成本也是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根据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仅限于股东存款、银行借款、金融债券和同业拆借,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获得低成本资金。

  “非银机构似乎被贴上高风险的标签了。”与会嘉宾在发言中说,“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一个普惠金融机构,平均融资成本高于6,最高是9,这个融资成本高于社会一般性企业的融资成本或居民房贷的融资成本,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金融机构拥有的信用水平不符。”

  还有嘉宾表示,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还是要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利用大数据做征信、风控和风险管理,做资产定价,去有效补充传统金融抵押、质押和担保的理念,解决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通过大力发展场景金融,使得消费者和平台更多的进行互动,最终达到互惠共赢。

  中国消费金融40人智库论坛发起人、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红领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国消费金融机构从无到有到数千亿的市场规模,发展异常迅猛,目前面临的行业问题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但先行的持牌机构有责任有义务率先制定行业自律的标准,共同维护行业发展大方向。

  最后,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消费金融行业正处在金融行业的风口浪尖,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行业发展周期已然显现,厚利和过度发展时代已经结束,发展回归理性。持牌机构只有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敬畏风险、严格自律、确保合规,坚持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才能在消费金融行业走得更长远。由于消费金融在中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发展快、问题多,还需要行业多开展类似的专题研讨,以务实的精神,接地气的意见交换共促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据了解,中国消费金融40人智库论坛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化的新型特色智库,由李稻葵、王红领教授等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共同发起,专注于消费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由40位消费金融精锐作为正式个人论坛成员组成,其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消费金融学术基础,研究消费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消费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